第43章 阿弦追画秘夜探,疑萧郎失鹞子烦 (第2/2页)
起初,众人只当是这家丁熬夜熬花了眼,或是被近期府中连连怪事吓破了胆,产生了幻觉。
永宁侯得知后,还斥责其胡言乱语,扰攘家宅。
但紧接着,第二夜、第三夜……接连有不同的人声称看到了类似的情景:画中美人消失、空留月景、伴有幽怨琵琶声……
甚至有一晚,两个结伴巡夜的家丁都同时目睹,那空白画布上竟慢慢渗出血泪般的痕迹!
这一下,再也无人敢以为这是玩笑或幻觉。
“画皮魅影”、“仕女索魂”的恐怖传言迅速在侯府下人中间蔓延开来。
人心惶惶,入夜后无人再敢靠近暖阁附近。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上官拨弦耳中。
画中人消失?
空白画布?
血泪?琵琶声?
她几乎是立刻断定,这绝非鬼魅作祟,而是人为的机关伎俩!
其目的何在?制造恐慌,扰乱视线?还是借此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行动?
暖阁靠近永宁侯书房,那里是否藏着什么秘密?
她必须去查个明白。
然而,暖阁如今已成禁地,日夜都有侯爷的亲卫把守,寻常根本无法靠近。
正当她思索如何潜入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送上门来。
永宁侯因府中怪事频发,心神不宁,加之朝务繁忙,竟真的感染了风寒,病倒了。
侯夫人信佛,认为是邪祟侵扰,坚持要请高僧法师入府诵经祈福,净化宅邸。
永宁侯虽不耐烦这些,但拗不过夫人,只得应允。
于是,一队来自城外著名宝刹“大云寺”的僧侣被请入了侯府,设坛诵经。
法事需要人手帮忙布置香案、搬运经卷法器。
管家便从各院抽调伶俐的仆役临时帮忙。
上官拨弦(阿弦)因其“沉稳安静”也被点中,恰好被分派到负责暖阁及书房区域的祈福布置!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她强压心中激动,恭顺地跟着管事嬷嬷前往暖阁。
再次踏入这片区域,明显能感觉到一种森严和压抑的气氛。
暖阁门窗紧闭,守卫面无表情地站立两旁,仿佛里面真的关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上官拨弦低眉顺眼地跟着众人忙碌,洒扫庭院、布置香案、悬挂经幡……
她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飞速地扫描着环境:暖阁门窗的结构、锁具的类型、守卫换班的间隙、以及……暖阁旁边一棵枝繁叶茂、紧挨着阁楼窗户的老槐树。
诵经声响起,梵音阵阵,檀香袅袅,暂时驱散了一些阴霾之气。
上官拨弦借口去取更多的香烛,绕到了暖阁后方。
趁着无人注意,她如同灵猫般悄无声息地攀上了那棵老槐树,枝叶恰好遮挡了她的身影。
从这个角度,透过暖阁窗户的缝隙,她可以隐约看到室内的情况。
那幅《月下仕女图》就悬挂在正对着窗户的墙上。
她屏息凝神,仔细观察那幅画。
画作本身确实精美绝伦,仕女栩栩如生。
但上官拨弦很快发现了异常:画中仕女所抱的那把琵琶,其琴弦似乎过于粗亮,甚至微微凸出于画面?
这不符合常规的画法。
而且,画轴的材质……似乎是中空的?
一个念头划过脑海:难道机关不在画本身,而在画轴里?
就在这时,底下传来管事的呼喊声,催促她快去帮忙。
她只好暂时按捺下探究的冲动,滑下树,匆匆离去。
法事持续了整整一日。
傍晚,僧侣们离去,侯府似乎暂时恢复了平静,但那种无形的恐惧感并未真正消散。
是夜,上官拨弦决定夜探暖阁。
子时过后,万籁俱寂。
她再次利用老槐树,攀至暖阁窗外。
窗户是从内闩住的。
她取出纤细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探入缝隙,一点点拨动窗闩。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稳定,稍有差池就可能弄出声响。
就在窗闩即将被拨开的瞬间,她的耳廓忽然一动——极其轻微的、几乎融于夜风的脚步声,正从下方的回廊缓缓靠近!
有人来了!
上官拨弦心中一凛,立刻停止动作,将身体紧紧贴附在树干和墙壁的阴影里,屏住了呼吸。
脚步声在暖阁门外停下。
接着,是极轻的钥匙开锁的声音!
这么晚了,谁会来?
而且是正大光明地用钥匙开门?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身影闪了进去,随即又将门轻轻关上。
借着门开合瞬间透出的微弱月光,上官拨弦看清了那人的侧脸——曹总管!
竟然是他?!
曹总管深夜独自来此做什么?
上官拨弦的心提了起来。
她小心地调整角度,试图透过窗缝观察室内。
曹总管进入暖阁后,并未点灯。
他似乎对这里极为熟悉,径直走到《月下仕女图》前。
只见他伸出手,并非去触摸画面,而是……握住了画中仕女怀抱的那把琵琶的琴头,轻轻向外一拉!
“咔哒”一声极轻微的机括响动!
那琵琶的琴头竟然被他拉出了一小截,露出了里面似乎是金属的轴芯!
接着,曹总管握住那截轴芯,像拧发条一样,缓缓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