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阿弦追画秘夜探,疑萧郎失鹞子烦 (第1/2页)
侯府后巷平日并无固定摊贩,突然出现一个行为诡异的货郎,绝非寻常。
她立刻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玄蛇”的一种外部联络方式!
甚至可能……与那位即将到来的“蝮三”有关!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或许能绕过萧止焰,直接接触到“玄蛇”外部线索的机会!
她决定亲自去确认一下。
利用一次白天外出替嬷嬷采买针线的机会,上官拨弦特意绕道后巷。
果然,在巷口一株老槐树下,看到了那个货郎。
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普通,穿着粗布衣裳,担子上插着些颜色俗艳的绒花,确实不像生意红火的样子。
他的目光并不专注于招揽顾客,而是不时地、极其隐蔽地扫向侯府的侧门方向。
上官拨弦假装挑选绒花,靠近货担。
就在她拿起一朵绒花仔细观看时,她的指尖敏锐地感觉到,那绒花的绢布质地异常坚韧,且花蕊中心似乎藏有极小的硬物!
是了!
这绒花本身就是传递信息的容器!
她正想再多试探几句,那货郎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警惕地看了她一眼,语气生硬地道:“姑娘到底买不买?不买别乱摸!”
上官拨弦立刻放下绒花,赔了个笑脸:“看看嘛,手艺不错。”
说完,便转身离开。
她能感觉到,那货郎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她的背影,直到她拐过街角。
虽然只是短暂接触,但上官拨弦几乎可以肯定,这个货郎就是“玄蛇”的外部眼线!
她心中激动,却又感到一丝孤独。
这个发现,她该告诉谁?
萧止焰吗?
犹豫再三,对真相的渴望压倒了对怀疑的顾虑。
她需要外部力量的协助来监控这个货郎,仅靠她自己难以完成。
她再次将“后巷可疑货郎,或为外部联络点”的信息放入暗格。
这一次,萧止焰的回复来得更快,也更加具体。
“已知悉。此人绰号‘鹞子’,确为江湖上的消息贩子,背景复杂。已安排人手秘密监控其动向及接触人员。你万勿再亲自接近,危险!”
看到回信,上官拨弦的心情复杂难言。
萧止焰的反应如此迅速专业,确实像在全力协助她。
但这反而让她更加困惑:他到底是真心相助,还是只是在表演?
然而,仅仅过了一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名为“鹞子”的货郎,突然消失了!
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在后巷出现过。
上官拨弦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不妙。
是萧止焰的行动被发现了?
还是……这根本就是另一个陷阱?
她通过暗格急切地询问萧止焰。
萧止焰的回信充满了懊恼和歉意:“我们的人跟丢了他。此人反跟踪能力极强,昨夜在夜市区利用人群摆脱了监视,再无踪影。抱歉,拨弦,是我的失误。”
跟丢了?
上官拨弦看着字条,沉默了。
一次是巧合,两次呢?
李崇晦刚有线索就被灭口,外部联络人刚被发现就跟丢……
这一切,真的只是意外和失误吗?
她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每一步都在别人的算计之中。
而那个她一度想要信任的人,此刻却显得如此迷雾重重。
信任,在这一刻降到了冰点。
她默默地烧掉了字条,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从此以后,关于核心线索的调查,她将完全依靠自己。
枯井藏金案,看似以李崇晦的死和货郎的消失而陷入僵局。
但上官拨弦知道,她挖出的远不止是金子,更是侯府深埋的罪恶与“玄蛇”盘根错节的网络。
李琮的存在、密道的走向、以及那份被斩断却已印入脑海的密码清单,都已成为她继续前进的坐标。
夜幕再次降临,灵堂的烛火摇曳不定。
上官拨弦独立窗前,望着侯府深沉如海的夜色,目光清冷而坚定。
师姐,无论这侯门有多深,无论敌人有多狡猾,无论……身边是否还有可信之人,我绝不会放弃。
她轻轻抚摸着袖中冰冷的银针。
风暴,才刚刚开始。
李崇晦的暴毙和货郎“鹞子”的消失,如同两块巨石投入深潭,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让侯府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变得更加汹涌莫测。
上官拨弦对萧止焰的信任降至冰点,决定此后核心调查只依靠自己。
这种孤绝感让她如同绷紧的弓弦,更加警觉和敏锐。
就在这压抑的氛围中,一桩新的怪事,如同鬼魅般悄然缠上了侯府。
侯府珍藏着一幅前朝名画《月下仕女图》。
画中一位身披轻纱、怀抱琵琶的绝色佳人,于月下庭院中翩然独立,姿态婉约,眼神灵动,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中走出。
此画被誉为画圣吴道子失传已久的“通灵”之作,极受永宁侯珍爱。
平日悬于书房旁的小暖阁内,等闲人不得靠近。
然而,就在李崇晦头七过后没两日,巡夜的家丁却信誓旦旦地声称,深夜路过暖阁外时,亲眼看到画中的仕女不见了!
只剩下一片空白的画布!
而阁内似乎还有若有若无的琵琶声传出!
当时吓得他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开。
等次日天大亮,他战战兢兢再去瞧时,那画中仕女又好端端地在那里,仿佛一切只是他的一场噩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