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丫鬟取匣撞疑案,止焰查勘识乔装 (第1/2页)
第二天,上官拨弦表现得比往常更加“胆小”和“惶恐”。
尤其是在其他仆役议论小翠“鬼嫁衣索命”的事情时,她吓得脸色发白,瑟瑟发抖。
完美地契合了一个刚来不久、又守在晦气灵堂的小丫鬟的形象。
暗地里,她却在反复研究那三枚蛇纹铜钱和师姐留下的暗号。
三枚铜钱,一枚有蛇纹标记。
师姐画的暗号是三枚叠放,一枚有点。
这绝非偶然。
蛇纹标记是“玄蛇”组织的象征。
这铜钱,很可能是某种信物或指令。
师姐留下的暗号,或许并非指藏物地点,而是指示她需要去寻找这种蛇纹铜钱,凭借铜钱去获取下一步的信息?
而那个“点”,可能代表交接的地点或方式?
长安城中,使用铜钱最多、最流通的地方是东西两市。
而能进行隐秘交易、寄存物品的地方……
当铺!
上官拨弦脑中灵光一闪。
有些当铺不仅做明面生意,也兼营一些隐秘的保管、传递消息的勾当,尤其是那些背景复杂、历史悠久的老字号。
师姐是否将某些东西寄存在了某家当铺,需要凭借这蛇纹铜钱作为信物才能取出?
而那藏在暗格里的三枚铜钱,为了安全起见用只有她们姐妹懂的一点指引她去寻找蛇纹铜钱。
这个推测合情合理!
好聪明的、心思缜密的师姐!
只可惜她遇到的对手太狠毒!
上官拨弦握紧了拳头。
她需要找一个机会出府,去西市或者东市的当铺碰碰运气。
但侯府规矩森严,低等婢女不得随意出府,需要请示管事,且有时间限制。
正当她思考如何找借口出府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送上门来。
府里负责采买的一个小厮病了,临时需要人顶替半天,去西市采买一些香烛纸钱和杂物。
管事婆子张妈妈见灵堂这边“清闲”,便指了看上去老实胆小的“阿弦”跟另一个婆子同去。
上官拨弦心中狂喜,面上却唯唯诺诺,表示一定听从婆子吩咐,绝不敢乱跑。
坐在出府的骡车上,上官拨弦低垂着眼,心中却飞速盘算。
西市胡商云集,店铺林立,当铺也不少。
她必须想办法脱离那婆子的视线,尽快找到目标当铺。
机会出现在婆子要去一家相熟的店铺挑选上等檀香,让上官拨弦在街角守着骡车等候。
婆子一走,上官拨弦立刻如同游鱼般汇入人流。
她并非盲目寻找。
师姐性情雅致,即便寄存物品,选择的当铺也必然是有一定档次、注重隐秘性的。
她快速在西市主要街道穿梭,目光扫过一家家当铺的招牌和门面。
终于,一家名为“汇丰典当”的老字号映入眼帘。
门面古朴,进去的客人衣着体面,伙计看起来也颇为沉稳。
就是这里了!
一种直觉告诉她。
她深吸一口气,压住激动,低着头走进当铺。
柜台很高,她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勉强露出眼睛。
“小孩,当什么?”
柜台后的老朝奉语气平淡。
上官拨弦伸出小手,将三枚开元通宝放在柜台上,其中那枚刻有蛇纹的朝上。
她模仿着市井流传的暗语,声音细弱却清晰:“三开元,汇东西,蛇隐于市,取故人遗泽。”
这是她根据师姐过去的一些习惯和暗号规则,结合当前情况编的,赌的就是对方能听懂!
老朝奉原本浑浊的眼睛猛地闪过一道精光!
他仔细看了看那枚蛇纹铜钱,又打量了一下上官拨弦(虽然只能看到眼睛和部分额头),沉默了片刻。
上官拨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老朝奉不动声色地收起三枚铜钱。
他从柜台下取出一个不起眼的、半旧的小木盒,推了过来。
“寄存期快过了,拿走。”
上官拨弦一把抓过木盒,塞进怀里,低声道了声谢,转身飞快地跑出了当铺,心脏怦怦直跳。
她成功了!
她绕回街角,那婆子还没回来。
她靠在骡车边,强作镇定,手心却因为紧张而满是汗水。
怀中的木盒不大,却仿佛有千钧重。
这里面,就是师姐拼死留下的东西吗?
会是什么?
证据?
名单?
还是……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从街道另一头传来。
只见万年县的几个差役押着两个用铁链锁着的人走过。
为首的一名年轻官员,身姿挺拔,眉目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在听身旁的仵作模样的人低声汇报着什么。
上官拨弦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萧止焰!
他果然在查案。
看他行进的方向和差役押送的人……似乎是往西市边缘的贫民区?
难道发生了新的案子?
上官拨弦心中一动,但此刻她怀揣重要证物,不敢节外生枝。
她看到采买婆子已经从店里出来,正四处张望找她,连忙低下头,小跑着迎了上去。
“死丫头!跑哪儿去了?让你守着车,就知道偷懒!”
婆子骂骂咧咧。
“妈妈恕罪,奴婢……奴婢刚才内急,去找茅房了……”
上官拨弦怯怯地道歉,成功糊弄过去。
回府的路上,她归心似箭,只想尽快回到灵堂,打开那个木盒。
然而,刚回到侯府后角门,就听到几个仆役聚在一起窃窃私语,面色惊惶。
“听说了吗?捞上来了……”
“哎呀别提了,太吓人了……那样子……”
“官府的人都来了,就在后园井那边……”
上官拨弦心中“咯噔”一下。
捞上来了?
难道是……小翠的尸体?
官府来人……是萧止焰他们?
她下意识地摸向袖中藏着的银针。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既能调查小翠之死,又能……再次接近他的机会。
她需要想办法,去往那口井附近。
侯府后园的那口古井周围,此刻已被万年县的差役用绳索隔开。
几名衙役守在四周,阻止闲杂人等靠近。
井口旁,铺着一张草席,上面停放着一具被水浸泡得肿胀、穿着湿漉漉破烂红嫁衣的尸体,正是投井身亡的丫鬟小翠。
萧止焰负手立于一旁,面色沉静,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尸体和井口周围的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