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恩威并施 (第2/2页)
他手中能动用的,唯有县衙里那数十名负责缉盗抓贼的衙役。
即便是长田县地处边塞,情况特殊,朝廷为防御胡人侵扰,放宽了军事管制,允许县令组织“县兵”或“团结兵”,进行自卫。
可这种县兵,规模有严格的限制,通常不过百人,且武器装备简陋,多为农闲时训练的民壮。
靠着这点力量,想去“收拾”那些根深蒂固,家中豢养着数十甚至上百家丁护院的地主豪强?
无异于痴人说梦。
除非……
李世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昨夜在那个“军事重地”里看到的一幕幕。
那库房中,堆积如山的万余套制式统一的黑色甲胄。
那寒光闪闪,经过改良的陌刀与钩镰枪。
那试验场中,巨大焦黑的深坑,以及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硫磺硝石气息。
还有那些号称“工匠”,却个个身手矫健,行动间带着军人铁血纪律的青壮。
一个之前只是模糊猜测的答案,此刻变得无比清晰,无比确定。
许元,私自扩军了!
他瞒过了朝廷,瞒过了所有人,在长田县这片不毛之地上,秘密地建立了一支完全听命于他自己的军队!
他隐瞒了长田县的真实户籍人口。
他截留了本该上缴朝廷的税赋。
他用这些钱粮,供养着这支不属于大唐,只属于他许元一个人的私军!
想通了这一点,之前的所有疑团,瞬间迎刃而解。
他为什么能轻易镇压地主豪强?因为他有兵。
他为什么敢推行如此激进的税赋改革?因为他有枪。
他为什么能让全县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说出“比皇帝还好”的大逆不道之言?
因为他一手拿着粮食,一手握着屠刀!
顺他者,分田分粮,过上好日子。
逆他者,家破人亡,人头挂城墙。
李世民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让他四肢百骸都感到一阵冰冷的僵硬。
昨夜,他还觉得许元囤积兵甲谋反的事儿或许有些蹊跷,但现在看来,这完全就是近乎已经做实的事实!
李世民的眼中,杀机已然沸腾如潮,几乎要抑制不住。
长孙无忌站在他身后,感受着那股熟悉的,尸山血海中历练出的帝王煞气,脸色苍白,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知道,陛下动了真怒。
这是要见血的征兆。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际。
一个清朗中带着几分热情的笑声,不合时宜地传了过来。
“几位掌柜的,这边看完了,感觉如何?”
许元不知何时,已经结束了和另一批农户的交谈,面带微笑地走了过来。
他看了一眼李世民等人那略显僵硬的神色,还以为他们被老农的热情给吓到了,笑着解释道:
“长田县的乡亲们就是这样,淳朴,热情,心里藏不住话。”
“走吧,李掌柜,前面还有更有趣的地方。”
“我带你们去看看其他的农场,保证让你们不虚此行,对来我们这投资,再无半点后顾之忧。”
许元热情地招呼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世民死死地盯着许元那张年轻而坦然的脸。
他想从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看出一丝一毫的伪装和心虚。
但是,没有。
此刻许元的脸上,只有一片坦荡和真诚。
李世民不可察觉的皱了皱眉,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倒要看看,这个许元,究竟还搞出了什么名堂。
李世民的脸上,重新浮现出那商人般温和的笑容,只是那笑容的深处,藏着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好。”
“那就有劳许大人继续带路了。”
“客气客气。”
许元哈哈一笑,浑然不觉自己刚刚在李世民心中已经死了好几次了。
他转身意气风发地走在前面,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三人,默默地对视了一眼,随后便收敛心神,迈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