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吟诗,还钱 (第1/2页)
杨峋闻言,秃眉微挑,放下手中的筷子:
“哦?内峰的财路?说来听听。”
近来为筹办“水池火沼”科仪,他已消耗不少“养老钱”,甚至动了变卖部分产业的念头。
多年掌管淬火房,杨峋积累的身家自是丰厚。可其中好些都没办法换成现钱,诸如山下坊市占着的分红,早年购入的铺面和宅子。
况且仙道科仪,素来花费巨大。
这阵子,仅仅是凑齐各种辅料便用掉十几万符钱。
积蓄如流水般花出去,着实也叫杨峋感到几分吃力。
只不过这些情况,他从未在姜异面前表露过半点。
“是这样的……”
姜异将观澜峰合水洞寻求培元灵饮,以及自己手握青芝浆方子,希望能通过杨峋人脉和王横助力促成合作的想法娓娓道来。
“青芝浆?你祖上传下的方子?”
杨峋指节轻叩桌面,沉吟道:
“效用究竟如何?合水洞是徐长老的产业,厨子皆自山下精挑细选,传授灵膳烹调之术。寻常的补益方子,未必入得了他们的眼。”
这话问得含蓄,实际意思就是姜异出身寒微,乃草芥凡夫。
所谓祖传方子,又能有多大斤两?
“不瞒阿爷,这方子我拿自己试过。虎狼药膏摧残本元,榨取生气,多亏这青芝浆才没让身子亏空厉害。”
姜异挺直腰板,神色郑重:
“我可以制备一些,让阿爷先行品鉴,好瞧瞧成色。”
他始终认定,在魔道法脉中求存进取,当行见效快、效率高的短期之策。
简而言之,便是广积财货,厚植资粮,以助修为。
再者,青芝浆方子本就没甚大用,且只对练气五重之下的修士生效。
便如改良淬炼骨材的秘方一样,拿出去换符钱也不心疼。
“好!”
见姜异说得笃定,杨峋心中亦踏实几分。
“既然你有此心,又有此能,老夫便为你奔走一番。明日我去观澜峰寻旧识说道。王横那边,你也需尽早打点,双管齐下,方易成事。”
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胸中块垒顿消。
世上从无哪个长辈不喜有能耐的晚辈。纵使再如何疼爱,若只知一味索取,日久难免生厌。
好似姜异这般,既能体恤长辈,又愿主动分忧解难,如何不叫人心中熨帖?
敲定这桩“生意”,爷孙俩气氛更为融洽。
闲话间,杨峋忽而问道:
“阿异在道学念过几年书,文采如何?”
“不过中规中矩。”
姜异心下诧异,莫非内峰增补还需笔试不成?
“若你自觉功行圆满,欲求突破,不妨事先酝酿一番,看能否作首诗……”
言至此处,杨峋自己也觉着有些好笑,朗声道:
“待功成之际吟诵出来,据说可以增添几分运势。”
姜异面色古怪,竟有这等说法?
杨峋谈兴愈浓,如闲话家常般说道:
“阎浮浩土之上,仙、魔、妖、佛四大道统并立,乃天下显学,人人皆可修持。
然在此之下,亦有不少曾声势煊赫、法脉林立的‘隐世道统’,或因征伐,或因内乱,最终传承断绝,人丁寥落。”
譬如那座让佛道打没的【剑道】?
姜异立刻想到八千剑修征伐西弥洲功败垂成的那段传奇。
“看来徐长老也与你说过【剑道】旧事。嘿,我当年初入山门,观澜峰传功院便常拿这陈年典故充作课时,糊弄符钱,没成想至今还在用。”
杨峋笑道,接着往下讲:
“正是。法脉一立,薪火相传,众修托举,便成道统。
这道统治世,无论兴衰存亡,其影响都无法磨灭。便如剑修杀伐之力冠绝当世,便是【剑道】遗泽。
有传言,前古时期【儒道】显世,儒修可养胸中才气,文字可诛敌,诗词能灭军,口诛笔伐,神通莫测。
虽然如今【儒道】早已不存,但一直流传着这种说法,若在修为水到渠成、境界突破之际,吟诵诗篇,或能得天地气运垂青。”
“原来如此!”
姜异眼中闪过明悟之色,难怪自己上次突破练气三重时,莫名生出吟诗的冲动。
“以我做秘书的笔杆子,倘若落到【儒道】显世之际……岂非如鱼得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