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虎岭空,菩萨的反应! (第1/2页)
三人此番简单的浅谈了术,法,道三者之间的区别。
杨婵是神仙,不代表对于道领悟透彻,这需要历经劫难磨砺才能领悟。
把道德经比喻成一个极高的物理书籍,印刷的很多,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花极小的代价买到。
但是买到不等于领悟,甚至是倒背如流跟领悟也是天差地别,会背诵跟证得,这是天地差别。
所以说,物理书到处都是,小成之后就可以在人间财富不缺,大成就是镇国重器,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人热衷去学呢?
同样道理,道德经,无论是仙凡,都可以去看的天道至理,但是为什么没有天仙满地走?
所以说,杨婵的症结是没有在红尘中打滚,没有经历从凡人到仙人的那种对生命、欲望、规则的深刻剖析和超越!
杨婵的道心就像温室的花朵,看似美丽,却经不起劫气这种野火的风吹。
她的哥哥杨戬经历大战,道心就远比杨婵坚韧。
而女仙因此历劫的,都是因此而来,所以说神仙不代表在道上超越凡人,甚至会不如凡人明白。
三界之中的强弱,不是简单的修行境界高低,而是几个维度的区别!
道的领悟不等于战力,也不等于法力,也不是打怪升级。
道是真理、规律、本源,阴阳相生、五行循环、因果承负、天人合一、诸相非相,这是道,但是没有战力。
但是对道领悟足够,能看本质,明晰自身道路,不易被幻象,劫难所迷。
而法是变强路径,方法,体系,八九玄功、大品天仙诀,决定了修行者的力量层次高低。
杨婵这类天生神仙,通常直接继承了某条成熟的法,所以起点很高。
术是法力拥有后的技巧,应用,神通,什么七十二变,筋斗云,掌心雷,御剑术等等。
那么掌握了法的法力,就可以驱动术,而却困在天道的道之下,这就是杨婵的症结所在,法有了,术也有了,行云布雨这些都是毫无问题,甚至是跟杨戬大战也毫无问题,但是却在道上有差池!
而道若是圆满,可以是一步登天,孔子不修法跟术,人道大成,一举成就人道圣贤,直接一步登天比肩如来佛祖,到了这个时候法跟术,都是随心所欲的创造。
这就是言出法随的境界,也就是道若在,术尚可求。
但是法跟术大成,若是不领悟道,也就是仅限于斗战。
而从凡人证道天仙,基本上需要做到,道,法,术,三位一体,这才能初步进入不被天庭约束的逍遥之境。
三人正在论道之时,因为白晶晶的离去,却引动了珞珈山的变化。
此时的南海,珞珈山。
此处与五岳雄奇、黑风清幽皆不相同。
满山紫竹成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清响,如演妙法。林间有白鹭翔集,池内有金鲤潜游。
空中弥漫着非烟非雾的祥和之气,呼吸之间,皆是清净、慈悲、智慧的道。
潮音洞前,莲花池中,千叶宝莲绽放,每一朵都流淌着温润的佛光。
观世音菩萨正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闭目入定,周身笼罩在柔和而无尽佛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