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章 培训班里的牛人与刺头 (第2/2页)
李长青正好在旁边操作,闻言,头也没抬,一边帮林晓梅调整绷带结的松紧,一边用平和的语气,声音清晰地接过话头:“王志涛同志,你这个想法可有点危险啊。细菌病毒这东西,肉眼看不见,可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更不跟你讲差不多。手术器械消毒不严格,轻则伤口感染化脓,折腾病人多受罪,重则引发败血症,那可是要命的大事。这可不是穷讲究,这是对生命负责的基本底线,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这番话,既是反驳王志涛,也是说给所有可能心存侥幸的学员听的,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角落里,正在独自练习、动作异常利落标准的周薇,闻言停下动作,抬头深深看了李长青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认同,但她依旧保持沉默,只是手上的动作更加一丝不苟。
王志涛被当众噎了一下,尤其还是在几个他有些瞧不上的村里人面前,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想反驳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只得悻悻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就这样,第一天的学习在紧张、严肃又略带小风波的气氛中结束。
晚上,男宿舍里众人议论纷纷。
赵卫国拍着李长青的肩膀:“长青,行啊!白天怼王志涛那几句,在理!听着就痛快!那小子,仗着叔是书记,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了!”
从红旗林场来的黑壮小伙张大壮,也瓮声瓮气地附和:“就是!还是长青兄弟说得在理!咱来学本事,就得认认真真的!”
李长青一边泡着脚,一边笑了笑说:“道理不辩不明。咱们从各地方凑到一起学习,机会难得。学好技术,回去能给老乡解决实际问题,减少病痛,这才是正事。至于别的,不重要。”他这话,既安抚了同伴,也再次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培训第二天。
课程进入了“本地常见中草药识别与初步应用”。
这一下,来自农村、经常跑山识草的学员优势立刻显现出来。
刘院长拿出了几株提前采集的常见草药标本:蒲公英、车前草、益母草、艾叶等……
“这叫婆婆丁,学名叫蒲公英,清热解毒,嫩苗还能蘸酱吃!”
张大壮嗓门洪亮,第一个抢答,他在林场没少见这个。
“这是车轱辘菜,学名车前草,利尿消肿的好东西。”
本地女青年李秀兰也细声细气地补充着。
课堂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来自田野间的智慧在互相交融。
王志涛和他旁边的几个城里学员则有点傻眼,看着那些花花草草,觉得都长得差不多。
当刘院长拿出一株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时,教室里一下就安静了。
刘院长问:“有谁认识这个?”
林晓梅蹙着秀气的眉头,仔细辨认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刘院长,这个……看起来像是黄芩?清热燥湿的。”
刘院长赞许地点点头:“没错,就是黄芩。这位同学的观察很仔细。”
王志涛有些不服气,撇撇嘴,小声跟同桌嘀咕:“蒙的吧,这玩意儿在山沟里也不常见。”
他的话音还没落,角落里的周薇清冷的声音响了起来,语调平稳而准确:“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主要用于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亦有侧重,酒炙黄芩善清上焦热,生用则清热燥湿力强。”
她这一串流畅的专业术语和精准的性味归经阐述出来,顿时把大家都镇住了,连刘院长都惊讶地推了推眼镜,多看了她几眼。
这水平,明显超出了赤脚医生的培训范围。
李长青心里暗赞,不愧是兵团历练过的,理论基础打得可真扎实,简直是人形药典。
他也顺势补充了一句,语气平和:“周薇同志说得非常对。另外使用黄芩时需注意,因其性苦寒,易伤脾胃阳气,所以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需慎用,或配伍温中药同用。”
这是他结合了前世的中医药常识和重生后对药性那种微妙的感知力得出的判断,更侧重于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周薇这次直接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长青,眼神里的探究和兴趣更加浓厚。
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青年,不仅敢说话,在药材应用上似乎也有独到的见解?她开始觉得这个培训班有点意思了。
课间休息时,周薇主动走到李长青和林晓梅的课桌旁,她手里拿着笔记本,指着一个关于黄芩与黄连清热的异同的问题,语气认真,没有任何寒暄:“李长青同志,你刚才提到黄芩对脾胃虚寒者慎用,在临床配伍上,除了常规配伍干姜、白术,有没有更贴近农村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的稳妥配伍经验?”
这是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直接了当,显示出她务实高效的沟通风格。
李长青心里一笑,果然是个技术控,交流起来效率还挺高。
他便结合自己前世所知和近期的思考,介绍了比如配伍生姜、大枣等温和食材的思路。
周薇听得非常专注,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林晓梅也在一旁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王志涛靠在教室后门框上,看着这边俨然形成的技术交流核心圈,尤其是看到周薇这个冷美人居然主动去和李长青讨论,而那个清秀的林晓梅也围着李长青转,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脸色更加阴沉。
他感觉自己在培训班里的风头和存在感,正被这个不知道从哪个山沟里冒出来的小子抢走,一种混杂着嫉妒和不爽的情绪在他心里滋生。
两天的学习短暂而充实,培训班里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网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有王志涛这样的关系户刺头,有周薇这样的技术大牛,有张大壮、李秀兰这样的朴实学员,也有李长青、林晓梅这种既有实践经验又善于思考的潜力股。
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合作竞争已初现端倪。
李长青感叹,这一个月不仅要学医术,更要学如何在这小小的人际场中立足、团结可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