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基本国策 (第2/2页)
事实上,文震孟早在四天前,于一次深夜静坐中,丹田处清晰捕捉到了微弱的温热气流。
换做以前的他,兴许便承认了。
但现下形势复杂,明面上尚未听说有谁修炼出气感,自己若坦荡显露,无异于木秀于林,必遭风摧。
故文震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进展。
李标目光扫过几位东林核心人物,声音压得极低:
“诸公,可还记得今日我等所为何来?”
众人均不动声色。
他们担忧宫城之内,陛下仙法莫测,或有监听之能,早在数日前,便于城外的隐秘别业商议停当。
他们的核心诉求是:
种窍丸乃真武大帝赐予大明之仙缘,非帝王一家之私产。
崇祯理应将所有仙丹悉数交出,由内阁依朝廷法度,按官阶品秩、德才功过,公开公正分配。
绝不能再行那商贾拍卖之举,有辱斯文不说,更易使小人得志。
他们甚至精心准备了成套的儒家经典、祖宗法度为依据,打算在廷议之上,以堂堂正正之理,说服陛下再不逾矩——
尤其是停止可能存在的监听行为。
如今的内阁四位成员——首辅韩鑛、次辅钱龙锡、以及李标、成基命,皆为东林党人。
只要能说动陛下,便可为满朝“正人君子”争取到更多的仙缘。
仔细商讨后,韩爌与成基命认为此议风险太大,若不慎冒犯天颜,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他们计划交给一个更合适的人出面,以此试探陛下对臣僚的底线……
殿门敞开。
以韩鑛为首的官员们整理衣冠,肃容入内。
另一边,温体仁与周延儒并肩而行。
在经过东林众人身侧时,温体仁目不斜视,嘴唇微动,以仅有身旁二人能闻的声音冷冷道:
“东林党贼,拉下一个是一个。”
周延儒与王永光微微颔首。
一切尽在不言中。
文华殿内,陈设古朴庄重,空间并不算阔大。
唯有直接参与议事的官员方能入殿就座。
其余旁听者,则位列殿门之外,宦官们已为他们备好座椅。
卢象升与多数人并不相熟。
见英国公世子张之极在旁,便自然而然地与他挨着坐下。
两人相视,礼貌地微微一笑,随即都将目光投向前方。
殿内左右分列两排座椅。
左首边依次坐着韩鑛、钱龙锡、成基命、李标、李邦华、孙承宗;
右首边则是周延儒、王永光、毕自严、胡世赏、张凤翔、温体仁、张维贤。
众人刚刚落座,尚未及寒暄,便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秉笔太监曹化淳,以及新任提督东厂的高起潜,三位内廷最具权势的大珰鱼贯而入。
殿内殿外,一片寂静。
这场关乎大明国运走向的议事,终于开始。
首辅韩鑛环顾四周,未见崇祯皇帝身影,不由起身问道:
“王公公,陛下……尚未至么?”
闻言,王承恩望向外边天空。
众臣心中皆是一凛,猜想陛下此刻身处灵阵,或许正以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关注此间。
不待众臣以目光暗通款曲,王承恩自怀中取出五封信函。
“陛下有旨,今日需议定五项基本国策。”
言毕,王承恩径自取过最上方一封,利落拆启,以波澜不惊的声线朗声宣读:
“第一项。”
“迁四川重庆下辖之酆都县民于外,仅将其城郭沉入地心,创建阴司。”
“请诸位议一议,此事当如何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