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成华若早立,大明再续三百年! (第1/2页)
【除了穷,还有傲。】
【五百年的世界第一,让大明上下都养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
【他们看不起任何人,觉得除了大明,其他地方都是蛮夷。】
画面一转,大明理藩院。
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方使节,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他们最新研制的燧发枪和航海钟。
这是西方工业革命初期的成果,虽然不如大明巅峰时期的技术,但也已经有了追赶之势。
然而,坐在上首的大明官员,只是轻蔑地瞥了一眼。
“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
他随手将那些代表着西方崛起希望的礼品丢在一旁,就像丢弃一堆垃圾。
“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缺你们这些破铜烂铁。”
那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嘴脸,看得后世网友血压飙升,也看得朱元璋想杀人。
【傲慢,是生存最大的障碍。】
【当大明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时,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
【西方人在工业革命的隆隆机器声中飞速发展,而大明却在躺在木公功劳簿上睡大觉。】
【等到人家开着坚船利炮打上门来的时候,大明才发现,自己手里的家伙什虽然好,但已经生锈了。】
【而那些操作机器的人,更是一群常年没吃过饱饭的饿鬼。】
【这仗,还怎么打?】
朱棣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木正居生前常说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明,安乐得太久了。
久到忘记了危机,忘记了进取,甚至忘记了怎么去尊重对手。
“正居啊……”
朱棣在心中呐喊。
“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天?”
“所以你才让汉王和赵王出海,去那片蛮荒之地重新打拼?”
“你是想留下几条时刻保持饥饿感的狼,好在将来唤醒这头沉睡的狮子吗?”
【回顾木老的一生,除了家人之外,可以说是算无遗策。】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木老这一辈子,犯下的唯一一个战略性错误,就是对朱祁镇太仁慈了。】
天幕上,出现了木正居晚年的一段影像。
彼时,他已是百岁高龄,但他依然强撑着精神旁听朝政。
而在他的旁边,一个是唯唯诺诺、眼神闪烁的皇帝朱祁镇。
另一个,是年仅五岁,却目光清澈、神情坚毅的皇孙朱见深(后来横扫犁庭的成化帝)。
【木老其实早就看出来朱祁镇不堪大用。】
【但他太讲究“承诺”二字了。】
【他答应过宣宗朱瞻基,要辅佐太子登基。】
【这份近乎愚忠的坚持,让他错过了最佳的换人时机。】
画面中,木正居看着年幼的朱见深,拉着朱见深的小手,问了他几个关于治国和格物的问题。
年仅五岁的朱见深对答如流,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木正居的眼睛亮了,那是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但随后,他又看向了一旁已经成年的朱祁镇。
朱祁镇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一副受气包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