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慰问团到来 (第1/2页)
过了十二点,林晏继续新增了146个班的征召兵。
其中96个步兵班编入718团,这样718团也都和717团一样,不算军官,有着三个营共2880个作战人员。
暂时就先扩充这些作战人员。
剩下50个步兵班用来补充进各部充当文员或后勤人员。
林晏这才发现征召兵还真好用,有男有女,不仅忠诚,而且干啥都行,性价比极高。
最后他又生产了5个征召兵步兵班和5个政委,换上国军装扮后配给他们每个班11把莫辛纳甘步枪,并命令他们去皖南宣城附近打游击战。
可以顺势收拢或加入其他游击队。
趁着现在是乱世,要抓紧时间布局,等到后面各势力都建好后,再塞人就不好塞了。
10月22日清晨,在持续一夜的猛攻后,鬼子对大场阵地发起了更为凶猛的攻势。
在沪市派遣军司令部的严令下,得到两个步兵联队增援的吉住师团,试图通过不间断的轮番冲击,撕开守军防线的缺口。
此前在蕰藻浜一役中,松阪旅团已被歼灭三千余人。因此,当前进攻38师阵地的鬼子总兵力约为五个步兵联队,共计两万余人。
38师方面,71旅下辖的两个团共三千多人负责正面防御,补充兵团每日会轮派一个营,五百多名新兵上前线增援。
72旅的两个团共三千多人分别防守左右两翼。掷弹兵团则以营为单位机动待命,一旦某处防线压力增大,他们便立即派遣一个营,搭乘装甲车与运输卡车火速驰援。
炮兵团则分批次对前沿阵地进行炮火支援,压制鬼子进攻势头。
73苏军旅将近六千个士兵则是在抓紧时间进行训练,以尽快形成战斗力。
虽然林晏通过系统地图,看到小鬼子进攻凶猛,但他根本不慌。
不仅兜底的掷弹兵团没派出去,就连装甲车营都还没上场呢。
别看掷弹兵团只有一千六百多人,以德军的战斗力和火力,MG34加上半自动步枪,挡住两个步兵联队的鬼子还是没问题的。
38师在吉住师团四十多辆战车的猛攻下,不仅摧毁了二十多辆战车,还成功击退鬼子进攻的消息,今日也登上了各大报刊的头条。
租界内的民众读到这条新闻,无不为之振奋。
“不愧是38师!”
“我就说38师一定能守住嘛!”
“要不是38师换防,蕰藻浜现在也不可能会失守。”
各界市民纷纷捐赠物资、书写慰问信,沪市抗敌后援会也组织了一支慰问团,携带着物资与信件,在多家媒体记者的簇拥下,前往大场镇。
此时,大场镇周边两公里范围已被38师全面戒严。由于主力部队都在前线,负责警戒任务的是苏军旅的征召兵们。
“师座,慰问团和物资已到大场镇外,是否放行?”
曹武轻叩门扉,得到应允后进入办公室。
“行,让他们进来吧。”正在喝咖啡的林晏放下杯子,应道。
就在曹武走到门口的时候,林晏突然叫住了他:“等一下。”
曹武立刻停住脚步。
林晏脑海中,忽然回响起周小蝶昨日传递的情报:
“我们外围同志发现,最近青帮活动异常。组织研判,可能是鬼子即将占领沪市,他们想借机递交投名状。”
“您的38师这段时间最好加强警戒,谨防汉奸混入,窃取重要军情。”
地下党特意让周小蝶带来的情报,必然是他们经过分析与确认,认为极为重要的信息。
对于地下党情报人员的判断,林晏认为还是很可靠的。
更何况,此前他曾与青帮有过冲突,如今又重创鬼子,且防守要地大场镇,新仇旧怨之下,对方有所图谋,也在情理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