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6章 水车上马,分工建设 (第2/2页)
“不用着急,慢慢来,我们有的是时间。”
一番询问,鲁源对答如流,并且许多内容严丝合缝,曹德心中再无迟疑。
雇佣老妈子,反倒捡了一个技术人才。
不错。
还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流民堆里有人才。
以后还需多去走走。
接下来三天,鲁源除了吃饭睡觉,每日只干一件事情,趴在桌上画图。
曹德拿到图样,第一时间找来石木匠校正。
石木匠是村里的老木匠,更是做了一辈子木工的匠户。
对于木工一道,绝对有发言权。
“图样倒是清楚,可是轮子太大了,十几根合抱粗的楠木得请县城的木匠帮忙,光靠我一个人怕是做不了。”
石木匠认可上面的技术,又提出工程量太大。
仅凭他和儿子石小勇,再加上一个饿得皮包骨头的鲁源,半年都未必能干完。
“这样,老石,你先带着小勇做个模……小水车,试试木斗转不转,水槽漏不漏水,成了再做真的。”
想到古人未必知道啥是模型,曹德换了个词解释。
安排好鲁源和水车的事,曹德又召集核心骨干开会。
“从今天起,盐场和坞堡的事我不亲力亲为,全交给你们负责。”
家中小院,曹德召开了第二次骨干会议。
老大曹忠负责继续训练乡勇,主持保安队各项事宜。
老二曹孝管盐场,周围用自产的红砖修建围墙,内外嵌上锋利的荆棘,木刺。
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有人敢来窥探,捣乱。
直接打出去,不用手下留情!
曹孝挺胸抬头,声音洪亮道:“孩儿保证看好盐场,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谁要是敢来捣乱,我一拳头打断他的狗腿!”
说着,曹孝挥了挥拳头。
吃了几个月的饱饭,胳膊上的肌肉也鼓了起来。
“老三,你负责带人对盐进行提纯。”
曹德又指向老三曹仁,正色道:“最关键的几步你留着,剩下步骤教给其他人,分成两组干活,一组煮盐卤,撇杂质。”
“另外一组沉淀熬盐,关键步骤是煮盐卤要用大火,杂质要撇三遍,沉淀要一天一夜,熬盐要用小火慢熬,火候差一点盐就苦了,每天出多少雪花盐都记在本子上,晚上报给我和你二娘。”
紧接着,曹德又给老四曹义安排工作。
原材料粗盐,煮盐的柴火,陶缸,都由他带人去县衙领取。
高师爷已经打过招呼。
去了直接找县衙库房找管事,让他按单子给。
每次领东西都要让管事签字画押,曹义也要画个圈。
防止出现问题,双方各执一词。
青石村与衙门的合作,完全建立在利益基础上。
财帛动人心。
中间的麻烦事也一定不会少。
比如。
经办人故意往盐里掺沙子,拿走部分粗盐牟利。
到了最后,小妾陆瑶也有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