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重洋的灯塔 (第1/2页)
李总监的试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在林阳心中留下了层层涟漪。资本的逻辑冰冷而现实,它看重的是闪耀的瞬间和可量化的价值,却未必理解球员血肉之躯的脆弱和漫长职业生涯的重量。那份“必须闪耀”的期望,沉甸甸地压在林阳的心头,与左膝那顽固的隐痛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焦灼。
他严格按照队医的计划进行着恢复:冷热交替水疗、精密的肌肉电刺激、低负荷的平衡训练……每一次左腿的发力,他都细细感受着膝盖的反馈。酸痛感依旧存在,尤其是在某些角度的屈伸之后。但那种令人心悸的、结构性的剧痛并未出现。队医的评估依旧谨慎:“炎症指标有下降,但组织反应还在。比赛强度下,风险依然存在。”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和枯燥的康复中流逝,距离主场对阵矿工,只剩最后一天。傍晚,结束了一天的理疗和恢复性训练,林阳独自回到俱乐部安排的公寓。
窗外,里尔的暮色温柔,但城市空气中弥漫的欧冠决战气息却越来越浓。他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冰水,冰凉的触感暂时压下了心头的烦闷。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熟悉的国际长途号码。
林阳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瞬间接通了电话。
“喂?徐指导?”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期盼。
电话那头传来徐根那标志性的、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和嗓音,穿越了遥远的距离,清晰地在林阳耳边响起:
“小林!是我!没打扰你休息吧?”徐指导的声音带着笑意,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
“没有没有!徐指导,我正好刚训练完回来!”林阳连忙说道,握着手机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仿佛能从这声音中汲取力量。
“好!好!”徐指导连说了两个好,“波兰那场比赛,我看了!半夜爬起来看的!好小子!那个电梯球,漂亮!太漂亮了!最后关头,顶着那么大压力,一脚定乾坤!这才是大将之风!”
听到恩师毫不掩饰的夸奖,林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鼻子微微发酸:“徐指导,运气好,那个位置感觉来了……”
“什么运气!”徐指导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那是千锤百炼的功夫!是关键时刻敢站出来的胆魄!我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你掀开球衣那个动作……(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深深的感慨)小林啊,你有心了!杜邦教练的事,我听说了,不容易啊!你这份情义,比那个进球更金贵!足球场上,球技重要,做人更重要!你这一点,没让我失望!”
徐指导的话语,像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直接注入林阳的心田。不同于李总监带着商业考量的“期望”,徐指导的肯定纯粹而炽热,是对他球技、意志和人品的最高褒奖,直指他内心最珍视的价值核心。
“谢谢徐指导……”林阳的声音有些哽咽。
“谢什么!你是我徐根看着长大的!”徐指导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豪气,“现在外面都怎么说?说你是什么‘里尔心脏’、‘星火’!我看没错!你担得起!下一场打矿工,主场,生死战,是不是?”
“是!徐指导,就在明天晚上。”林阳的心弦瞬间绷紧。
“好!打的就是这种硬仗!”徐指导的声音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仿佛回到了当年在青训营中指挥若定的岁月,“矿工那帮小子,技术是好,反击是快,骨头也硬!但他们怕什么?怕的是气势!怕的是像你这样,打不倒、压不垮的狠角色!我看过他们资料了,防空是软肋!定位球,就是你的刀!还有,别跟他们在中场磨叽!他们身体技术好,缠斗吃亏!把球打快!打两个边!用速度冲垮他们!巴约那小子,我看行!冲起来像头小野牛!”
徐指导的战术点拨简洁而精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矿工的命门。这不仅仅是技术分析,更是对林阳场上角色的明确指引——你是核心,你是刀锋,你要用最擅长的方式去撕裂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