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光复行动 (第1/2页)
滚烫的气浪,夹杂着刺鼻的浓烟,从城下扑面而来。
城墙上的空气仿佛被点燃,每一次呼吸都烫得喉咙疼。
一名年轻士兵剧烈的咳嗽起来,眼泪直流,眼前一片模糊。
“咳……咳咳!总指挥!顶不住了!这烟有毒!”
“慌什么。”
“全体都有,戴上防毒面具。”
士兵们如梦初醒,纷纷从腰间解下早已配发的简易防毒面具,那是由后勤部门用活性炭、纱布和风镜赶制出来的粗糙玩意。
“各单位注意。”
“A区小队,从一号安全通道,立刻撤离。B区小队,二号通道。C区,三号通道。”
“分批次,交替掩护,保持战斗队形!”
“不准乱!不准抢!”
“行动。”
命令干脆利落。
士兵开始按照指令,有条不紊的从城墙内侧预留的数个安全出口,向城外撤退。
李健带着最后一批人,快步走到秦征身边。
“总指挥,您也该撤了!这里马上就没法待了!”
秦征没有动。
他依旧站在墙垛边,看着下方那片已经彻底化为人间炼狱的火海。
“你们先走,我断后。”
“不行!”李健急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敢于当面反驳秦征的命令,“您必须先走!这是命令!我的命令!”
他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满脸烟灰、双眼通红的军事主官。
他没有说话,只是平静的看着他。
李健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他从那眼神里读懂了。
这不是逞英雄,也不是作秀。
而是一种态度。
一种“我把你们带到最危险的地方,就必须亲眼看着你们每一个人安全离开”的责任。
李健不再争辩。
他后退一步,立正,行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军礼。
“是!”
他转身,带着自己的部下,毫不犹豫的从最近的安全通道撤离。
城墙上,只剩下秦征和两名寸步不离的警卫。
热浪已经让墙砖变得滚烫,火光将三人的身影拉长,在墙面上投下三座丰碑般的剪影。
直到对讲机里传来李健“全员安全撤离”的报告,秦征才转身。
“我们走。”
他迎着那足以将钢铁融化的热浪,走进了最后一条安全通道。
在他身后,是焚城的烈焰与旧世界的哀嚎。
在他身前,是一个正在灰烬中等待被重建的新世界。
……
政府大院,行政楼楼顶。
夜风卷着远方传来的焦糊味,吹拂着每一个人的脸颊。
秦征、李健、钱坤、刘安民……
应急指挥部的核心班子,站在这里,沉默的凝视着西方那片将半个夜空都映成橘红色的巨大“篝火”。
没有人欢呼,没有人庆祝。
持续了超过二十四小时的高度紧张与搏杀,已经榨干了他们身体里最后一丝兴奋的力气。
剩下的,只有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深入骨髓的疲惫。
这一夜,太漫长了。
“总指挥,”刘安民沙哑着嗓子开口,打破了沉默,“我们……赢了?”
“不。”
秦征摇了摇头,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这是从某个办公室抽屉里翻出来的存货。
他递给身边几人一人一根,自己也点上了一根。
辛辣的烟气涌入肺里,带来一阵久违的、轻微的眩晕感。
那根从末日开始就绷紧到极限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弛。
“我们只是没输。”
他吐出一口烟圈,看着它在夜风中消散。
“这,仅仅是开始。”
众人再度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只有秦征能看见的系统界面,在他眼前骤然亮起。
【检测到大规模战略行动已完成!】
【正在进行事件评估……】
【评估完成!】
【事件:火炬计划。判定为奠基性胜利!以最小代价,清除了控制区内最大规模的生物威胁,为后续文明重建扫清了最大障碍!】
【奖励文明点数:10000点!】
【当前文明点数:12850点!】
【事件:民心所向。通过“火炬计划”的成功执行,彻底巩固了应急指挥部的合法性与绝对权威。】
【稳定度提升至85%!(已锁定,短期内不会因突发事件大幅下跌)】
【支持度提升至98%!(已达当前阶段峰值)】
饶是以他的心性,在看到那一长串零的文明点数时,心脏也忍不住狠狠的抽动了一下。
一万点!
但真正让他瞳孔收缩的,是接下来那条信息。
【恭喜您!因您成功在控制区内建立起稳固的秩序核心,并首次大规模、成建制的清除了区域内的核心威胁,您的文明正在散发微光。】
【触发特殊事件:文明之光】
【文明之光(微弱):当一个区域的秩序与希望达到特定阈值,将形成一种形而上的“文明场”。该力场能有效压制区域内病毒的活性、攻击性与进化速度。当前覆盖范围:安合县城主城区。】
压制病毒活性?
这简直是釜底抽薪!
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系统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肯定了他“种田”路线的正确性。
秦征夹着烟的手,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
他终于明白,这个系统真正想要的,不是一个杀穿末世的屠夫。
而是秩序,是重建,是文明本身。
大火,足足燃烧了一整夜。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的阳光洒向这片大地时。
所有走出房间,来到避难点操场上的幸存者,都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他们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安合县上空那片持续了数日的阴霾,似乎被昨夜那场冲天大火烧穿了一个窟窿。
一抹久违的、清澈的蔚蓝,出现在天空的东方。
阳光,前所未有的明亮。
“天……天晴了?”
有人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安合古城,已经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