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酸儿辣女 (第2/2页)
不能劝的时候硬劝,那不是在自寻死路嘛。
再说了,冻着谁也冻不着皇帝,仁寿宫建了火墙,再冷的天殿内也温暖如春,嘉靖的行为无非就是吹着暖气嗦冰棍,听着荒谬,其实也还好。
黄锦便指了一个内侍去尚膳监通传此事。
听了内侍传的话,庖长不可置信:“公公不要玩笑,这么冷的天,万岁爷爷真要吃清风饭?”
“那还有假?”内侍呵斥道,“快些做,爷爷说了,要做得不好,就摘了你们脑袋!”
庖长吓得打了个哆嗦,赶紧带着几个庖厨给大冬天烧得慌的嘉靖做清风饭。
孰料刚做好,还没来得及呈上去,又有人来传话了,说是皇帝忽然不想吃清风饭了,他要吃筭子面。
这筭子面便是蒜拌面,太祖爷朱元璋就爱吃这口,但嘉靖是个恨不得喝露水飞升的小仙男,哪里吃过这么接地气的食物。
庖厨们忍不住嘀咕:“爷爷的口味变化恁大。”
“大冬天的要吃清风饭也就罢了,怎么清风饭做好了,又改口说要吃什么筭子面?”
庖长无奈道:“在大明朝,万岁爷爷就是咱们头顶的天,老天爷要吃什么,咱们就供什么,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要说这些有的没的。”
庖厨们纷纷噤声。
筭子面做法简单,很快就做好了。
黄锦亲自带着小太监试了菜——原本这活儿该由尚食局的女官来做,奈何嘉靖才遭宫女刺杀,连个“母”字儿都听不得,仁寿宫中清一色的太监和侍卫,试菜的工作暂时由黄锦兼着。
黄锦本来以为嘉靖只是突发奇想,或许并不会吃,没想到嘉靖还真吃了。
有句俗话叫“酸儿辣女”,有些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孕的妇人如果喜欢吃酸的就会生儿子,如果喜欢吃辣的就会生女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酸儿辣女的本意是妇女怀孕后口味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可能原本喜欢吃甜的,怀孕后喜欢吃酸的,原本喜欢吃清淡的,怀孕后喜欢吃咸辣的,还有可能上一秒想吃这个,下一秒却变成了想吃那个。
嘉靖如今就处在这个阶段,整个孕期该有的反应他都有,除了孩子不是他的种,跟一般人的妊娠反应没有差别。
底下的人不知道个中缘由,还当他心理变态,自己身上不好受,便要折腾得大家都不好受。
嘉靖吃面时吃得挺香,吃完了,嗓子眼里的蒜味涌上来,又觉得恶心胸闷了。
黄锦看嘉靖脸色不对,忙倒了一盏茶给他压味儿。
嘉靖连饮了几口茶,蒜味儿没压下去,胃里却翻江倒海起来。
“哇”的一声,刚吃下去的东西统统吐了出来。
黄锦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一样,扯着嗓子叫人:“快快快,快把太医请来!”
倒霉的顾定芳又被摇了过来。
顾定芳想不通啊,皇帝身上这个恶心呕吐的毛病为什么治不好?
而且体内已经没有热邪,皇帝也没有乱吃丹药,为什么脉象摸着还是滑脉?
难不成道爷真怀了?
哪位神人那么法力通天,能让这位主儿揣上崽子,他高低得给对方磕一个。
顾定芳心里充斥着各种足以将他凌迟八百遍的念头,面上却保持着端正严肃的神态,提笔给嘉靖开了个方子。
嘉靖修道多年,深入研究丹药,自己也通识药理,便拿过方子看了。
这一看,道爷暴怒:“顾定芳,你就给朕开这种方子?”
近来嘉靖情绪变化不定,口味也稀奇古怪,他自己不是没有察觉的。
道爷惜命,觉得自己肯定是身体出了大问题,可顾定芳给他开的方子却是一副二陈汤。
顾定芳慌忙跪倒,趴在地上战战兢兢道:“陛下脾胃失调,这二陈汤正对症候啊。”
嘉靖不相信自己仅仅只是脾胃失调,他觉得顾定芳要么是医术不精,要么是逃避责任。
嘉靖冷冷道:“朕听闻太医院的太医给宫中贵人看病时,为避免担责,常常开一些太平方敷衍了事,顾定芳,你可也是如此?”
顾定芳愕然抬头,对上一双充斥着怒火与厌烦的眼睛。
“陛下,臣岂敢如此作为?”
嘉靖逼问:“若非如此,那你便是医术不精了?”
顾定芳不能回答。
从前嘉靖推崇他的“上治治心”理论,说他医术精湛,多次嘉奖他,如今患病一时间未能痊愈,便要怪罪他医术不精了。
天地良心,他顾定芳虽然主业是搞心理疗愈的,但内外科水平也不算差,要不然嘉靖怎么不用其他太医,而选择用他呢?
嘉靖继续发脾气:“设若陈、许二人在此,朕岂会受你这庸医之害?”
陈是指陈宠,原太医院院使,今年六月份挂了。
许是指许绅,现太医院院使,把遇刺的嘉靖抢救回来就病倒了。
嘉靖这人挺克太医的。
听到嘉靖说自己是庸医,顾定芳索性摆烂:“臣无能,臣有罪。”
就这么点儿事,总不能把他脑袋砍了,大不了以他顾定芳无能为由将他革职呗。
嘉靖目前身边没有得用的太医,别人还不如顾定芳呢,革了顾定芳,又找谁来为他治病?
因此他自觉很委屈地忍下了“庸医”,只叫他:“滚出去。”
顾定芳麻溜滚了。
嘉靖发了一回火,闹出的动静吵醒了沉睡的田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