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震惊四座 (第2/2页)
虽然文采各有高下,字迹都堪称灾难,但核心的观点却惊人的一致。
每一个人,都从一个刁钻却又无比现实的角度,剖析了为官之道的禁忌与要害。
见解之独到,观点之犀利,让这几位浸淫朝堂数十年的大佬,都频频点头,面露惊讶。
高台之上的气氛变化,自然瞒不过台下那些眼尖的考生。
原本还在奋笔疾书的世家公子们,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不少人停下了笔。
他们惊疑不定地看着台上。
那几个主考官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看那几个废物的卷子,会是那副表情?
又是点头,又是对视,甚至还有一丝……赞许?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们心中蔓延开来。
难道……
难道那几个纨绔真的写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好文章?
不可能!
这比让他们相信程咬金会绣花还要离谱。
他们宁愿相信自己是眼花了。
长孙冲和杜荷等人依旧埋首于自己的文章之中。
他们心高气傲,不屑于被外界的动静所干扰,依旧在字斟句酌,力求完美。
只是,他们紧锁的眉头,显示出他们的心绪,远不如表面上那么平静。
观礼台上的众人,更是看得真切。
“老尉迟,你看见没?杜相他们,好像对宝琳那小子的文章很满意啊!”
柴绍捅了捅身旁的尉迟敬德,语气里满是惊奇。
尉迟敬德一双铜铃大眼瞪得溜圆。
他当然看见了。
那几位大人脸上的表情,他看得一清二楚。
可他就是想不明白。
自家那混账儿子,除了会打架惹祸,什么时候还懂得“为官之道”了?
难道是祖宗显灵了?
“咳,许是……许是宝琳这孩子,大智若愚吧。”
尉迟敬德憋了半天,才从嘴里挤出这么一句自己都不信的话。
另一边,长孙无忌的面色,已经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看着房玄龄脸上那抹掩饰不住的欣慰,只觉得无比刺眼。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此刻眼中也充满了浓浓的好奇。
他很想亲自过去看看,那几个小子到底写了些什么。
能让房玄龄这几个眼高于顶的家伙如此动容。
但他还是忍住了。
毕竟,科举大典尚未结束,他身为帝王,不能做出影响考生的举动。
就在这诡异氛围中,主考官席位上,再次发生了变化。
孔颖达终于放下了手中传阅过的几份卷子。
他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份,也是最先交上来的那份答卷上。
程处辉的答卷。
老夫子带着审视与不耐,将那份卷纸拿了起来。
他倒要看看,这个全场最跳的年轻人,能写出什么花来。
然而,当他的目光触及纸面的一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僵在了原地。
他拿着卷纸的手,微微一颤。
那双阅尽天下文章的老眼,瞬间瞪得滚圆,浑浊的眼球里,满是惊骇与震撼。
房玄龄等人察觉到了孔颖达的异样,好奇地凑了过来。
当他们的目光,顺着孔颖达的视线,一同落在那张卷纸上时……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四位当朝宰辅,四位文坛巨擘,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当场。
他们的瞳孔,在瞬间收缩成了针尖状。
倒吸凉气的声音,在寂静的高台上,显得格外清晰。
纸上没有惊世骇俗的言论。
只有一行行,一列列,工整到了极致,平直到了极致的字。
那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字体。
每一笔,都像是用铁水浇筑而成,苍劲有力,充满了金属般的质感。
每一个字,都方正挺拔,结构匀称,如同一位位披甲执锐的士兵,列成军阵,气势森然。
这已经不是在写字了。
这分明是在用笔墨,铸造一支无坚不摧的大军!
“这……这是何等书法!”
良久,身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以书法闻名天下的虞世南,喃喃自语。
“老夫穷尽一生钻研笔法,从未见过……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