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皇帝口喻,二公主再挨打 (第1/2页)
江暖笑着点了点头:“对,就是盐。”
“哪来的,这么精细,雪一样。”明光帝又沾了点仔细尝了尝:“还没有苦涩味!”
“这是我自己提炼的。”
只有自家人在的时候,江暖在皇帝爹面前通常用“我”或是“女儿”自称。
这样会显得更加亲昵随性一些。有外人在的时候才会用儿臣。
皇帝惊讶极了:“你自己提炼的?”
“对!几年前女儿偶然发现了这个提纯盐的法子,后来就一直偷偷提炼了自用。
今日在小厨房我给白泽做红烧肉时。
才发现宫里竟然还是用的粗盐,所以就来找父皇了。”
“所以暖暖是想……”
江暖含笑将写着精盐提纯法的纸张放在桌上,推到明光帝面前。
“我知道朝中财政有些吃紧,希望这张盐方能帮到您一些。”
明光帝拿的盐方如获至宝,心中既激动又感动。
宝贝女儿刚回宫,就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怎能不让他动容。
“暖暖,父皇谢谢你。这张方子的确对国家非常有用。”
第二天上朝,明光帝当殿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并且把江暖给的那小碗精盐,让太监端着,给百官们都过了一遍。
朝臣们第一次见到这般细腻如雪的精盐,均是惊讶不已,议论纷纷。
甚至不少人都上手沾了放在嘴里尝过,果然只有纯净的咸味儿,没有半丝苦涩味。
盐对人体有多重要,自不必说。盐税更是朝廷税收的重中之重。
只要不蠢,都能看到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
户部尚书赵谦更是激动直言:“有了这张提纯精盐的方子。
朝廷对盐的掌控就会进一步加强。
同时盐税也会再往上窜上一大截,甚至是翻番。
臣,恭喜陛下喜得良方。”
众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整个殿内一片欢喜祥和。
工部尚书追问明光帝:“陛下,不知这方子是何人所献,臣以为当赏!”
皇帝哈哈大笑,骄傲又得意:“乃是朕的宸曦公主所献。”
众人瞬间了然,纷纷恭喜皇帝:“宸曦公主果然大材,恭喜陛下喜得一位福星。”
要知道这位殿下在回归皇室之前,就是大景自开国以来。
女子中第一位凭借自身巧慧和实力封爵的牛人。
之前诸如水磨房、水车、打稻机、风车等大力推动农耕的利器,皆是出自她手。
不仅如此,就连去年才开始推行的活字印刷之术也出自她的创意。
这样的能力容不得他们不信。
如今宸曦公主刚回归皇室,就给陛下给朝廷献上了这样一份大礼,以助财政。
难怪陛下以“宸”字作为其封号,荣宠有加,这位嫡公主确实值得。
宸曦公主献方有功。
明光帝大手一挥,直接将一座占地面积足有六百亩的公主府赏赐给了她。
一张提纯盐方就换来了这样一座超级豪华的大宅,江暖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在拿到公主府的地契后。
江暖第一时间就带着宫女太监和侍卫们出了宫,直奔她的公主府。
这座公主府原是长乐大长公主的府邸。
长乐大长公主是先皇的姐姐,明光帝的姑姑,活着的时候也是最受宠的嫡公主。
只可惜她老人家去世后,儿孙不争气,勾连反王一起参与叛乱,最后尽数被诛。
这座亲王级别的豪华府邸也就空了下来。
直到现在,它又才迎来了新的主人。
这座公主府就在离皇宫不远的长乐街,占了整整半条街。
与镇国将军府比邻而居,对面是英国公府和安国公府。
主体建筑为四进五重的院落,十九座单体建筑。
除了主体建筑外,还拥有一大片花园,并一个将近百亩的小型湖泊,甚至还有一个跑马场。
(数据背景取自清代的和硕恪靖公主府)
江暖原想着在京城再买处宅子的。
这样除了耿大儒府上,江彦也能有别的可以落脚的地方。
如今倒是不需要再另买了,可以直接住到她的公主府上,直到他将来成亲。
尽管已经十多年没人住了,但这座府邸仍然维护的极好。
竟然连一片掉漆的地方都没有,就像是新盖的一样。
其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假山流水,曲桥回廊,应有尽有。
这些建筑又与园中扶疏的花木相映成趣,处处皆景,处处是画,巧夺天工。
负责管理此处中年太监解释说:“营缮司每年都会拨一笔专门的款项来维护这里。
平日里也有专门的人负责打扫,照管得极好。”
江暖亲自赏了管事太监一锭元宝:“辛苦了,予你买杯酒吃。下去吧,我们自己逛逛就好!”
“是!”
江暖把白泽放到地上,小东西立即满园子撒欢。
就连豆蔻都兴奋了几分:“公主,奴婢喜欢这里,太漂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