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疑云更深 (第1/2页)
客舍的房间内,烛火跳跃不止,将楚潇潇和李宪的脸色映得晦暗不明。
身后土墙上的影子,正如两人此刻的心情一样,起伏不定。
今日翻阅卷宗及询问众人的结果,让二人心中憋着一口闷气,压抑的气氛在屋中蔓延开来,远比外面低沉呼啸的朔风更加寒意彻骨。
李宪垂头丧气地瘫坐在椅子上,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风流倜傥,抬手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疲惫的声音里饱含着深深的困惑。
“查了一整天了,唇焦舌燥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卷宗里没有什么疑点也就算了,这群人一个个跟个泥塑木雕一样,什么都问不出来。”
重重叹了口气,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一饮而尽,“从刘三到程平,个个滴水不漏,毫无破绽可言,就好像那几匹大宛马是自己得了失心疯,口吐黑沫而死…潇潇,这…这无从下手啊。”
楚潇潇却没有坐下,她站在窗边背对着李宪,望着外面浓得化不开的漆黑夜色,闪烁的星辰缀在夜幕之上,似乎在与她诉说。
听到李宪的话,她缓缓转过身端坐于烛台之下,却并未如他那般垂头沮丧,侧脸在烛光的映衬下蒙上了一层薄纱,眼神清亮,锐利如常。
“王爷稍安勿躁,查案如同抽丝剥茧,急不得。”
“还不急…”李宪坐直了身子,猛地一拍大腿,“这明明就是有人暗中操作,可偏偏抓不到一点把柄,山丹这里的事情要是查不出,去了凉州更难,火烧眉毛的时候了,潇潇,怎能让本王不急。”
楚潇潇从桌上拿起挑灯芯的铁签轻轻拨弄了一下,让火光更加明亮一些,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毫无波澜,似乎在说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王爷勿忧…他们今日若是众说纷纭,漏洞百出,互相矛盾,反而简单,恰恰是这众口一词,完美得看似挑不出一丝错误,但这本身…便是一个最大的破绽。”
李宪右臂托在桌子上,身体向着楚潇潇倾了一些,看着她,“哦?潇潇此话怎讲?”
楚潇潇眸光微动,火苗在她的瞳孔中跳动,“王爷可还记得,白天我们询问周奎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件事…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来此寻马?”
“自然记得…”李宪皱着眉头,疑惑道:“不是说被孙康用‘无夏官文书’挡回去了吗?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吧,王孝杰镇守崇州,作为统兵一方的骁勇悍将,来此寻几匹好马充实军备,也属于常理吧。”
他虽是这样说,但看着楚潇潇蹙起的眉头,也是察觉有些不对劲。
“常理?”楚潇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觉察的弧度,手指在桌面上划过,“王爷,崇州距此千里之遥,中间隔着数州之地,而距崇州不足百里的泾阳军马场,规模虽不及山丹,却也是朝廷重要的军马来源之一…”
她顿了顿,看向李宪,随后起身从包裹中取出一幅西北地区的地图,用手指了指崇州,又移向了山丹。
“王孝杰身为右威卫大将军,大军镇守崇州,责任重大,为何要舍近求远,偏偏跨越数个州府,来到这山丹马场索马?他若要马,向夏官索要一份文书或直接前往泾阳马场调马,岂不比千里迢迢亲至山丹更为便捷有效?”
李宪闻言,神色瞬间凝重起来,“你是说…王孝杰来此,索马是假,另有所图是真?”
楚潇潇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
“王孝杰将军的为人,王爷比我了解的要多,并非那种因私废公,为了几匹战马而罔顾朝廷律法,私下疏通之人,若真需战马,必是堂堂正正行文兵部,由兵部协调调拨。如此私下前来,不合其性情,更不合规矩。”
李宪听着她的分析,眉头渐渐锁紧,眼神一冷,“王孝杰是员悍将,多年前在安西都护府麾下便已立下赫赫战功,性情刚正不阿,并非钻营之辈,而且…”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但看着楚潇潇满怀期待的双眸,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压低声音说道:“他与狄公颇有渊源…”
“狄阁老?”楚潇潇心中一动。
李宪颔首,脑海中飞快地回忆着九寺五监中自己翻阅过的卷宗,“狄公曾任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和幽州大都督,亦曾代天巡牧,提拔的将领不在少数,王孝杰便是其中之一,虽无明证,但朝中尽知他是狄公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莫非…”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疑,“王孝杰此次私下来山丹,并非为了索马,乃是奉狄公之命,暗地里调查些什么?”
这个猜测一旦浮现,便迅速在他心中变得清晰起来…离京前狄仁杰对楚潇潇的叮嘱,此刻与王孝杰的行为似乎隐隐对应上了。
但随即话锋一转,脸上的难色又一次浮现了出来,“不过,即便有狄公的授意,他一个武将,远在崇州,来此又能查到什么呢?而且根据周奎所言,似乎并没有查到什么就被孙康以律法挡了回去。”
楚潇潇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拂过地图上山丹马场的位置,眼中精光一闪,似乎发现了什么关键所在。
她抬起头,看向李宪,言语间十分肯定:
“王爷,或许我们都想复杂了…以狄公之智,咱们想到的,他老人家只怕早已想到,若真授意王将军前来,那么所查之事,必然与其息息相关。”
她思考了一会儿,一字一顿地说道:“王孝杰是武将,统兵之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兵器…铠甲…战马…军饷…兵源…这些都是大将们考虑的事情。”李宪不明就里,顺着她的思路往下想着。
楚潇潇忽然笑了一声,冲着李宪挤了挤眼,“王爷,山丹…有什么?”
“马!”李宪闻言一怔,似乎有点明白了她的意思。
楚潇潇点了点头,语速忽地加快了许多,“我推测,王将军很可能是察觉了山丹马场的马匹可能存在问题…或是数量上的蹊跷,或是品相上的隐患,甚至可能…与某些不明去向有关…”
见李宪还是有点懵,她继续解释道:“他借口索马,实则是想借此进入马厩亲自查验马匹状况,但没料想到孙康及背后的人,警惕性很高,根本不容他深入,直接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其拒之门外,让他无功而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