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名传陈家堡 (第2/2页)
简直是一块蒙尘的璞玉!
他没有立刻走进马厩,而是站在原地,目光闪烁,陷入了沉思。
这样一个人才,窝在一个小小的坞堡里当屠户,实在是暴殄天物。
如今乱世当道,正值用人之际,若能将其招入麾下……
但观此人言行,似乎并非甘居人下之辈。
司马彦心中瞬间转过了无数念头。
他整了整衣甲,脸上恢复平静,这才缓步走进马厩。
赵二和那亲兵一见将军到来,立刻噤声,恭敬行礼。
司马彦随意地抚摸着“黑风”的鬃毛,状似无意地问道:“方才听你们在聊堡中旧事?那个陈福禄?”
赵二见将军问起,连忙又将陈福禄夸赞了一番,这次倒是收敛了不少,但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司马彦听完,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嗯,是个人才。”
然而,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精光,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的两日,陈家堡仿佛一台生锈的机器,在红帻军这根新主轴的努力带动下,艰难却又明显地重新运转起来。
废墟被清理,街道被打扫,损坏的坞门和部分墙体得到了初步修补。
幸存下来的几十名百姓,在“以工代赈”的激励下,爆发出了惊人的韧性,与红帻军士们同吃同劳。
堡内虽然依旧残破,却已然焕发出一股久违的生机。
陈福禄的名字,在这些劳作歇息的间隙,被一次次提及、传颂,几乎成了勇气和智慧的代名词。
他依旧那副沉静的样子,带着赵二等人干活,细心照料着伤势恢复神速的傻大个,他那变态的体质让老军医都啧啧称奇。
偶尔与刘语嫣目光交汇,两人之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这一切,自然都落在了司马彦的眼中。
这日傍晚,司马彦召集手下几个头目以及陈福禄,在清理出来的堡主府议事厅内进行军议。
厅内火把通明,气氛却不像往日那般随意。
司马彦端坐主位,先是听取了各头目关于防务、粮草、伤员情况的汇报。
情况大致安稳,缴获的胡人粮秣加上堡内残存,足以支撑一段时间,但长远来看,仍需开源。
这段时间陈福禄还了解到,如今这个朝代军队建制跟前世所知的汉代差不多,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二百人一屯,五百人一曲。
司马彦这伙红帻义军,人数本来有一曲之数,大当家‘曲侯’和三当家‘军假侯’尽皆战死,如今只剩下两三百人和二当家的‘军侯丞’司马彦本人。
“二当家的,”一名头目抱拳道,“如今堡内初步安定,下一步该如何行事?是据此坞堡固守,还是继续寻机出击,找胡狗报仇?”
司马彦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坐在末位、一直沉默不语的陈福禄身上。
“陈兄弟,”司马彦忽然开口,语气颇为客气,“你久居此堡,熟悉周遭情势。以你之见,我等当下该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