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势力选择 (第2/2页)
“四、内部整合度。经此一役,小镇内部凝聚力增强,指挥体系初步建立(虽简陋),且…”她顿了顿,“…拥有具备一定算力与规划能力之人员。”
她虽未自夸,但意思不言而喻。
“劣势同样明显:”
“一、实力极度弱小。兵力匮乏,资源紧缺,地盘仅此一镇,缺乏战略纵深。”
“二、武力短板。缺乏能征善战之将及精锐部队,防御尚可,进取不足。”
“三、首领特质双刃剑。仁心可聚人,亦可能在某些关键时刻成为决策负担,需辅以足够理性与决断。”
最后,她总结道:“综合评估:苏东家一方,当前实力最弱,发展潜力评估为‘中’,但可操作性最高。因其弱小,我方投入方能显现价值,易于施加影响,引导其向符合‘秩序’之方向发展。因其拥有仁心与大义名分,若能辅以理性规划与高效执行,或可走出一条不同于纯粹掠夺或混乱内耗的新路,其‘秩序’之稳定性与文明高度,预期将优于另外两股势力。”
她的分析冰冷而透彻,将苏源的优点和缺点,乃至其“仁心”的双面性,都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完全是从一种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考量。
苏源听得心情复杂,一方面被分析得如此透彻有些不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云芷说得极有道理,且最后的选择指向了他。
墨尘则是心中巨震。云芷这番分析,再次展现了她可怕的战略眼光和理性到极致的思维模式。她选择苏源,并非出于情感或忠诚,而是因为苏源是当前选项中最“划算”、最“可控”、也最有可能被她塑造成符合其“秩序”理念的那一个!
这是一种极其冷静,甚至冷酷的战略决策。
“故而,”云芷看向苏源,目光平静无波,“我的建议是:放弃投靠他人之念。以此小镇为根基,以苏东家之名,整合资源,吸纳流民,训练新军,稳步扩张,构建秩序。我方将全力辅佐。”
房间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苏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抉择。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他将从一個躲避乱世的粮行东家,真正走向争霸(或者说求生)的台前。但他也明白,云芷的分析是正确的,这或许是小镇和他自己最好的,也是唯一有希望的出路。
更重要的是,有云芷这样的大才辅佐…
“好!”苏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再是那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是多了一份肩负重任的凝重,“就依先生之言!苏源不才,愿担此任,还望先生与墨先生鼎力相助!”
墨尘也拱手肃容道:“墨尘必竭尽全力,辅佐公子,匡扶秩序!”他的目光扫过云芷,心中的忌惮更深,但也隐隐生出一丝期待——或许,在这個女子的冰冷计算之下,真的能打造出一种不一样的秩序?
“既如此,战略方向既定。”云芷见达成共识,立刻进入下一环节,“下一步,需制定详细发展规划:粮食增产方案、流民吸纳与甄别流程、新军训练大纲、情报网络构建、以及…与周边弱小势力之接触与整合策略。”
她的思维永远快人一步,从战略决策到战术规划,无缝衔接。
理性的投资,已然做出。
接下来,便是全力以赴,将这份“投资”,经营成最优质的“资产”。
小镇的命运,乃至更大区域的未来,在这一刻,悄然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