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章 九月桃源村的变化 (第1/2页)
姚大姚二没有跟着去县城采买,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两兄弟带着人手,又成功烧出了第二窑“黑金”木炭!
开窑那天,看着乌黑发亮、敲击有声的优质木炭,所有参与的人都兴奋不已,这是他们独立开的碳窑,成就感爆棚。
姚大姚二更是干劲十足,立刻安排人手将其余三口老窑也彻底清理、加固,并用小火慢慢烘干,为接下来烧制青砖做万全的准备!
旁边的谢铁匠也不落于人后,自那日成功仿制出第一把让众人惊叹的砍刀后,谢铁匠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彻底沉迷在了融铁打铁的世界里。
他直接将跟着他帮忙、手脚勤快又有把子力气的两个汉子收作了正式徒弟。
师徒三人整日围在那改造好的蟹壳炉前,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炉火熊熊,映照着他们淌满汗水的脸庞和专注的眼神,他们近期的目标是将剩下的那些铁疙瘩全部熔炼,打造成村里急需的农具。
但是目前,谢铁匠能稳定仿制成功的还只有砍刀和镰刀这两款农具,对于谢广福刻意借给他做样品的其他农具,他打出来总是差点意思。
谢铁匠打制的农具,硬度或许比空间里出来的农具稍逊一筹,但经过他独特的淬火和开刃技巧,实用性远超市面上普通的铁具,价格却实惠得多。
一把崭新的、锋利的谢氏砍刀,几乎是每个桃源村汉子的新梦想。
跟在窑洞干活的汉子们,无疑成了这些新式农具最直接、最热切的受益者和竞争者。
每次有新农具出炉,开了刃,寒光闪闪地放在那里,总能引来一阵围观和赞叹。
“这刀口!真利索!比我以前见过的那些好多了!”
“这镰刀弧度顺手,割起草来肯定快!”
“铁头,下一把砍刀啥时候好?我可排着队呢!”
这些仿现代农具谢铁匠都会优先供给里正、几位族老以及被视为恩师的谢广福家,确认他们不需要之后,才会轮到其他人购买。
这些农具几乎每次一出炉就被眼疾手快的汉子们抢购一空,谁也不想等到开荒时还用着那破旧卷刃的旧家伙。
好在这些日子他们在村里干活都领了工钱,买一把砍刀或镰刀的铜板还是拿得出来的。
但正是这样,可忙坏了谢铁匠师徒,他一边要研究新农具,一边要加快打造速度,简直是脚不沾地。
但他累并快乐着,因为谢里正发了话,这些用村里铁疙瘩打造的农具,卖得的银钱全部归入村公账,而每成功打出一把合格的农具,就单独给谢铁匠五十文的工钱!
谢铁匠也因此成了桃源村第一个“计件”长工,收入肉眼可见地丰厚起来。
村里不少人都眼热得很,私下里琢磨着能不能把自家半大小子也送到谢铁匠那儿当学徒,哪怕只管饭不给工钱都行,就为学这门如今看来能安身立命的手艺。
窑区这边整日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