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章 三斤炒米的恩情 (第2/2页)
知道李月兰这个人的性子温和,为人正派,也不爱多嘴,他干咳一声,索性把棚子下的帘子掀得更开,露出车厢底那道暗板。
“侄媳妇,既然瞧见了,我也就不藏。”
老里正拍了拍车辕,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股子久经世事的稳当。
“夹层里垫了三层油布,上面铺板子,能隔水隔潮。底下塞了三十斤炒粟米、二十斤干豆饼、十斤盐巴,还有一坛子猪油。外头再码被褥、铁锅,谁也看不出底儿厚。”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把钥匙,晃了晃,钥匙上还系着一根褪色的红绳。
“钥匙我随身带,夜里睡觉都挂脖子上。不是我信不过乡亲,是信不过荒年呐。”
谢文攥着炒米,仰头插话:“里正爷爷,那……那驴呢?”
谢忠苦笑,眼角挤出两道深沟纹。
“驴?早没啦!去年腊月就饿得啃车辕,我舍不得杀,可到底没熬过去。肉卖了换粮,骨头熬汤分了邻居。如今只剩车架子,到时候赶路只能生拉硬拽了,总比自己扛着要省事些。”
他叹了口气,抬眼望远处灰蒙蒙的天,想起谢广福昨天才刚分家,不由感叹道:
“分家也好,不分也罢,荒年面前都是一家子。你们三房眼下是空着手,可到了京畿道,官家重新给地给种子,谁还认你原来几房?地契一按手印,就是新门户。眼下紧巴点,把命熬过去,日后说不定比我还阔绰。”
说完,他猫着腰进屋里了,等再出来时拎出一个小布袋,鼓囊囊的,递到李月兰手里。
“这里头是三斤碎炒米,我自家锅巴锅铲攒的,干净。你们路上泡热水就能吃,别嫌弃。等正式上路了,你们要是愿意,跟在后头一起走,路上有个照应。”
里正谢忠其实也是有私信的,谢老三家的谢锋人高马大力气多,光是站在一旁就唬人,能吓跑不少坏心眼子的人,而且要是处得好,他们两家互相帮衬,人家谢锋也有可能给他驴车搭把手呢,毕竟驴车没有驴,力气小了可推不动。
李月兰手指一紧,布袋沙沙作响,她抬头,看见里正眼里闪着光,像是把最后的底气也掰给了她半份。
“谢过里正叔。”
李月兰声音发哑,却带着笑,“我们三房欠您的,等日子缓过来,加倍还。”
谢忠摆摆手,转身去检查车轮的楔子,嘴里却哼起小调,调子轻快,像是把荒年也唱薄了一层。
随后李月兰又去了七八家自认为好说话的人家串门,那些人大多都和她抱怨老天爷不下雨是要逼死人,而且他们的情况也只是比李月兰他们家好一丢丢,也没太多要收拾的东西,基本上三四个包袱挂在身上就是全部家当了。
逛了一整天,李月兰也累了,领着谢文回到家,李月兰把三斤炒米袋子和自己的现代家当放在一处,这时候刚好听到村里似乎有动静。
谢文从半塌的墙头跳下来,兴奋的嚷着:“会不会是老爸他们回来了。”
李月兰抬眼望去,远远的,一群人跟在一辆板车身后移动,似乎在追问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