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夏庠与夏序 (第1/2页)
帝贺并没有让展昭跟着自己一同返回平吉堡,而是给了他一个特别的假期,允许他回到岱山岛探望亲人。这个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展昭之前盗取祭天金人所立下的赫赫军功。
帝贺对展昭的能力和忠诚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有了傅红雪和孩子,帝贺的仇人傅介子也许诺给予他高官职位,但他还是没有背叛帝贺,所以他决定对展昭委以重任。
当展昭省亲归来之后,帝贺打算让他接手那支已经初具规模的黄河水军。
要知道,原本由展昭担任总教头的禹羌水军第一军,自抵达乌梁素海,历经两年光阴,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禹羌铁骑。如此一来,展昭之前的禹羌水军总教头一职,实则有名无实,当为其另觅新职。
此外,展昭曾襄助袁承志治理乌海军镇,其间尽显卓越领导才能与军事智谋。
然则,展昭即便有此等出色表现,迄今却未获实质官位。
其虽曾暂任禹羌龙军第一军团副将及乌海军镇代理军镇长,扮演救火队长之角色,然因其后领受盗取祭天金人之任务,又因失忆而失踪大半年,此乃其未能获相应官位之主因。
帝贺认为,现在是时候给予展昭一个正式的官职,以表彰他的功绩和能力。
因此,帝贺决定让展昭接管黄河水军,并授予他正三品车骑将军的官位,偏将闫盾将协助之。这不仅是对展昭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发展的一种激励。
除了让他回家探亲之外,帝贺还交给他一项特殊的任务——携带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岱山岛,正式力邀展昭的大哥柳下惠到北典城来担任新夏朝的教化大臣。
柳下惠,此乃备受敬仰之人,其品德高洁,智慧超群,声名显赫,天下皆知。他对原昌邑国所推行之君平书院教育体制,甚是赞赏,且了解甚深,如数家珍。故于教育理念上,柳下惠与帝贺心有灵犀。
君平书院的教育体制,无疑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育模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使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才。然而,要将这样的教育体系推广到以边民和牧民为主的新夏朝国民中,却并非易事。
边民和牧民的生活方式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大多数新夏朝国民以半游牧半农耕为主,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教育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如何让他们接受并适应君平书院的教育体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外,还需顾及军事方面的需求,帝贺期望能将军事课程纳入教育体系,使新夏朝的孩童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强身健体,自幼便具备过硬的军事素养,以此抵御新夏朝所面临的四周,包括强大的汉朝廷的威胁。
而柳下惠,由于他对君平书院教育体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他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见识,使得他成为了担纲新夏朝教化大计的最佳人选。如果由他来负责这项重要任务,相信他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找到适合边民和牧民的教育方法,从而顺利地推广君平书院的教育体系。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新夏朝国民的整体素质,还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新夏朝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帝贺相信,柳下惠的到来将会为新夏朝带来新的气象和发展机遇。而展昭作为柳下惠的弟弟,自然是传递这一重要邀请的最佳人选。
带着帝贺的期望和信任,展昭踏上了回乡之路。他心中明白,这次任务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族的荣誉,更关乎新夏朝的未来。他决心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努力促成哥哥展禽,也就是柳下惠,为新夏朝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临别之际,帝贺一脸凝重,凝视着展昭,沉声道:“展昭,关于不久将对傅介子采取的复仇计划,我可向你承诺,绝不会牵连无辜的傅红雪以及你们的孩子。”
展昭闻此,心稍安,然帝贺话锋忽转,续道:“然,我以为,傅红雪宜往岱山岛养胎。”
展昭不禁一怔,不解地问道:“为何作此安排?”
帝贺释曰:“岱山岛环境静谧,远离尘世喧嚣,于孕妇与胎儿皆有益。且于彼处,傅红雪可得更佳照拂与护佑。”
展昭沉默须臾,终悟帝贺此议之深意,复仇计划虽不涉傅红雪,然复仇过程或有伤害,傅红雪若在现场,相关行动执行人员恐难行事决绝。
少顷,展昭方开口道:“王上,臣定当竭力将傅红雪带离朔方城,至岱山岛。”
他们彼此凝视着对方的眼睛,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但最终都化作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这个拥抱虽然短暂,却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它是对彼此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承诺。
展昭在拥抱结束后,快速跳上马背,扬起一片尘土,如箭一般疾驰而去。
当然,他们都不知道,柳下惠已经和戴惊鸿商量好了开春就来贺兰山阙之事。
而帝贺身旁的宗政明月与海来阿木等人,此时还环绕着祭天金人而坐,神情凝重,冥思苦想着开启它的法门。他们已然钻研许久,可这祭天金人恰似一个执拗的谜团,令他们始终难以觅得突破之径。
此祭天金人通体闪耀着璀璨金光,虽历经岁月沧桑,然观之仍极为华美。细细察之,便会惊觉其表面竟无丝毫缝隙,仿若由整块金子径直浇铸而成。
这让宗政明月等人全然无从下手,盖因其根本寻觅不到任何可供撬动或拆卸之处。众人尝试了诸般法门,或用工具敲击,或妄图以火焚烧,亦或在金人身上摩挲探寻可能存在的机括,然皆以失败而终。
祭天金人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彼处,对他们的努力漠然视之。
唯一的斩获乃是祭天金人上所刻的四个大字,其与铁陨石以及“苍壁礼天”上的符箓字体如出一辙,众人一致认为那四个字极有可能便是“祭天金人”。
帝贺终止了他们之间的讨论,着令宗政明月将祭天金人带回平吉堡继续研究。他暗自思忖,或许那封神秘书信之中就隐藏着开启祭天金人的关键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