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劾州官子璜伸民冤 陷囹圄瑾瑜救青天 (第1/2页)
《鹧鸪天·咏女杰》
莫道蛾眉只画眉,木兰横槊纵骖騑。红玉桴鼓惊胡骑,清照词章傲须眉。
心似火,志如圭,敢擎半壁胜崔嵬。古来多少英雄气,也教钗裙分一杯。
诗曰:
木落千山夜气澄,危楼独对一灯明。
云边雁字书难寄,砌下蛩声梦易惊。
故国霜前犹有菊,他乡酒后始知情。
可怜万里关河月,曾照当年细柳营。
上回说到,梁山军大破周循晨,杀得官军人亡马倒,弃甲抛戈,只顾逃命去了。殷浩见周循晨等六人勇猛非凡,便使个计策,教众头领轮番鏖战,终将这几条好汉收伏。自此梁山泊又添六员上将,端的似锦上添花,如虎生翼。众好汉每日在校场上操演兵马,枪刀映日,剑戟凝霜,喊声震天,直教那八百里水泊涌起惊涛。陆丹婷又差人在白林寨并梁山左近垦荒屯田,广积粮草。不消数月,山寨中粮垛堆叠如山,马厩内战马嘶鸣不绝。四方豪杰闻风来投,真个是兵强马壮,威震济州上下大小府县。
且说这宣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梁山泊忠义堂上,众头领正商议军情。忽见北山酒店刘诗怡、王文怡二女急步上堂,叉手禀道:“启禀哥哥,今日店内来了几位女中豪杰,自称大闹了莱州府,特来投奔我梁山入伙!”殷浩闻言大喜,正欲与众头领下山相迎,却见宋晨豪飞马赶来,高声叫道:“哥哥们且住!探得莱州府调集附近州县军马,正杀奔梁山而来!”众头领听罢,俱各一惊。陆丹婷摇着羽扇道:“既如此,速请那几位女杰上山来,细问端详。”不多时,几位女雄上得堂来,众位看官,你道这莱州府闹出甚样端?
单表京东东路上这莱州,其治所掖县辖下,有大小村庄二三十余处。内中三庄最是交好:东头那座庄院唤作花家庄,西头那片宅子名曰李家宅,南头那个村落叫作徐家村。三庄上下统共五六百口人丁,祖上皆是随太祖皇帝征讨四方的老军。后来大宋开国,这三位好汉不愿受朝廷封赏,一齐辞官归乡,垦田务农,平日又常赈济乡邻,四境百姓无不感念。
话说自徐槐荡平梁山之后,那云天彪奉旨查勘地理,见各处水洼淤塞,便上奏道:“若将泊洼填作良田,每亩可产好粮无数,百姓不必再恃港业渔。”其部将傅玉惯会逢迎,立命辖下军民俱唤此田为“云公田”,以图邀功请赏。天子闻奏大喜,即颁诏命天下州县仿效填泽垦田。不料云天彪私下大惊,原来新田所产之粮实与寻常田地无异,先前为逞功好面,奏报时虚报了三成;那多余之粮,皆是强征百姓所得,教他如何变出天下新粮?只得硬着头皮再奏,极言“填田之事宜缓宜慎”。天子遂命只在山东附近数州试行,以观后效。
正是:
逞功容易收场难,虚报粮产欺圣颜。
若非强征民膏血,哪得云公万亩田?
且说这莱州知州姓鲁,单名唤一个增字,此人原是当年青州知府鲁绍和之子,鲁绍和与梁山好汉征战,兵败自刎而死,朝廷念其忠义,又兼与越国公云天彪有旧,因得朝廷恤荫,来此做得显宦,一路升迁,直任莱州知州一职,谁料此子不似他老子般半分骨气,到任以来,终日只知沉湎酒色,变着法儿盘剥百姓钱财。话说他手下有一军师,姓寇双名景秀,便是当年与鲁绍和一并战死的寇见喜之子。也是蒙朝廷恤荫,在莱州补了个职司,二人狼狈为奸,搅得治下州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这二人真可谓一个赛一个的贪鄙,终日只思量如何刮尽地皮。他两个暗中合计,竟要在莱州地界每户强征二百贯“剿匪捐”,明面上打着“报效朝廷”的旗号,暗地里尽数中饱私囊。只待积得银钱满囊,便要去东京打点,图谋买个更大的官做。
有诗为证:
虎父偏生犬子辈,忠烈门庭出豺狼。
刮尽民脂还嫌少,哪管百姓啃糟糠?
却说官府非但不思赈济,反更变本加厉,催逼税赋。一班公差如狼似虎,手持铁链水火棍,挨门逐户搜刮。可怜那寻常小民,卖尽家当犹不得免,竟连襁褓中的孩儿插着草标在市头叫卖。有那心肠软的爹娘,抱着孩儿哭得昏死过去;更有狠心之辈,为换得半斗糙米,硬生生将亲骨肉推与牙人手中。真真是民不聊生,天地同悲!
正是:
枯骨曝于烈日下,哀鸿遍野泣秋风。
稚子插标价如畜,公差索命胜阎罗。
又说这莱州城外东南数十里处,山环水抱,一湾清溪潺湲流淌。抬头看时,只见峰峦叠翠,云雾缥缈,这去处唤作“崮云山”。过了此山,依山势迤逦筑下三座庄院。庄中不论老幼,个个拳脚了得,枪棒精通,世代在这莱州地面上生根立户。这三庄的先祖原是结义的弟兄,过命的交情,家中田产丰足,义气深重。不承想传至这一代,竟尽是女流当家。三位庄主俱是巾帼豪杰,脾性相投,结为异姓姐妹,那份肝胆相照的义气,反比前人更胜几分。
为首的庄子唤作花家庄,庄中上下五百余口,庄客个个使得好枪棒。庄主姓花名云成,祖上本是无锡人氏,因江南战乱,辗转迁居于此,这花云成生得花容月貌,有沉鱼落雁之姿,年方二十五岁,却已练就一身惊人武艺。她手中一条凌曦长枪,使得出神入化,枪法凌厉如电,三庄上下无不敬服,皆称她为“勇桂英”,赞其勇武不让当年杨家女将穆桂英。
有诗赞这花云成道:
樱唇噙雪眸凝霜,玉甲铮然握寒芒。
月魄羞藏云影后,柳腰狮带裂风狂。
木兰横槊输三分,桂英策马逊一枪。
乾坤未靖真虎女,江淮犹震红妆名。
又有小诗赞曰:
江淮花氏女,飒飒贯长虹。
玉面欺霜雪,朱颜胜火枫。
枪摇星斗乱,马踏塞云崩。
羞煞木兰志,三庄仰雌风。
花云成手下有一得力主管,姓林,名逸寒,亦是女中豪杰。此女性情孤僻,不喜与人往来,常年以半张银面遮脸,只露右颊那左脸上一道斜长伤疤,虽损了几分颜色,却仍掩不住她冷艳之姿,她善使一对日月双刀,刀法诡谲莫测,时而如皎月清辉,绵密不绝;时而似烈日灼空,凌厉逼人。江湖中人见她出手如鬼似魅,便送了她个诨号“鬼妖女”。
有诗单赞林逸寒曰:
冷默不交友,遮着半脸庞。
容貌不平凡,主管林逸寒。
又有小诗赞曰:
逸寒女侠行,独步江湖长。
半面隐秀色,林主管刚强。
刀光闪夜色,鬼妖展锋芒,
英勇事迹广,林逸寒声扬。
花云成麾下有个管事的女雄,姓韩名为璐宁,祖贯南郑县人氏。平日里掌管花庄一应事务,并钱粮出入。使得一手好花枪,枪法精熟,百十人近她不得。江湖上都唤她做“花枪女”。
有诗赞这韩璐宁曰:
花枪箭法技艺精,如神算法善行兵。
枪法精熟弓马娴,习得武艺好防身。
仗义疏财重情义,背井离乡来贤庄。
庄中远近闻其名,济贫管事韩璐宁。
又有小诗赞曰:
璐宁才华横,花枪舞翩跹。
管理有序章,管事能干全。
枪法与算数,兼备一人才,
济世安民心,韩家女英杰。
这第二座庄子,唤作李家庄,庄主名为灵钰二字。庄中虽只两百余口,却因李灵钰豪爽善交,江湖朋友甚多,故而声名不弱。李灵钰生性洒脱,最爱结交四方豪杰,平日除了打理庄子,便是与人切磋武艺。她手中一条千舌红缨枪,舞动时红缨翻飞,如百舌争鸣,枪影重重,叫人防不胜防。更有一手神射绝技,乃是早年拜在本州兵马都统制龙籍壹门下习得,箭出如流星,百步穿杨,例无虚发,江湖中人见她箭术超凡,皆赞她堪比春秋神射手养由基,因而送了她个响亮名号“女由基”。三庄之中,若论箭术,无人能出其右。
有诗赞李灵钰道:
箭法超群比由基,枪法纯熟双绝世,
弓箭师承神飞卫,灵钰名号女由基。
又有小诗赞曰:
灵钰箭与枪,英姿震八荒。
箭如流星雨,定睛穿百杨。
神飞卫再世,女由基名扬,
李家庄明珠,武林傲女将。
李灵钰手下有一得力管事,姓顾,名梓豪,本是京兆府人氏,此人生性刚烈,行事清正廉明,眼中容不得半点污秽,素有“铁面无情”之名。顾梓豪早年因执法严苛,不徇私情,触怒了权贵,被构陷罪名,发配至沙门岛充军。后侥幸脱身,流落江湖,听闻李家庄庄主李灵钰豪侠仗义,便慕名来投。李灵钰早知他刚正之名,欣然收留,并委以管事之职,掌管庄中刑赏规矩,因其断案如神,不惧权贵,庄中上下皆敬畏非常,送了他两个诨号铁面太岁、獬豸角。
有诗夸梓豪曰:
敢于直言不忌讳,惩治污吏不惧怕。
刚正不阿不讲情,铁面无私触权贵。
训斥知州不畏权,清正廉明只为民。
三庄女杰齐相救,李庄管事顾梓豪。
又有小诗赞曰:
梓豪仁且智,胆识冠群英。
苛政不留情,清廉照人心。
训知州无畏,李庄众敬仰,
铁太岁之誉,顾家男儿刚。
李灵钰麾下另有一名得力主管,姓沈名为尔雯,籍贯长安人氏,年方二十四五,生得俊眉朗目,气度不凡。此女最是乐善好施,平日里博施济众,见贫苦必解囊相助,遇危难必挺身而出,江湖中人无不感其恩义,皆称她为“世孟尝”,赞其有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风范。她武艺亦是不凡,手中一口紫云黎明刀,刀光起处如朝霞破晓,紫气东来。传闻二三十条精壮汉子齐上,也难近她周身三尺。每逢庄中有事,她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深得庄客敬重。
李家庄有其与铁面太岁顾梓豪一文一武相辅,一个恩威并施,一个刚柔相济,使得这二百余人的庄子,在江湖上声望日隆,连官府豪强也要给三分薄面。
有诗夸尔雯曰:
仗义疏财好施善,常解天下英雄难。
常解众难千金散,虽为女流不输男。
性刚强如坚石磐,英才豪气比木兰。
声名远扬四海传,孟尝若在称不凡。
又有小诗赞曰:
尔雯豪情壮,孟尝遗风尚。
千金轻一笑,女流胜儿郎。
刚毅同磐石,木兰英名响,
四海皆传颂,世孟尝荣光。
且说这徐家庄,乃是周遭最后一个庄子。庄主姓徐,名为琼瑄二字,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端的是一副好相貌。这徐琼瑄庄主使得一手好飞刀,百步之外能穿杨柳叶,腰间常系十余把飞刀;又善使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枪法精妙,有万夫不当之勇。最是奇处,这徐琼瑄待人却是两般:对庄丁下人冷面相对,不苟言笑;待四方百姓却是热情相与,常解囊相助。因此江湖上都唤他作“寒面银枪俏徐琼瑄”,又送她个诨号,叫做“寒面俏”。这徐家庄有庄丁三百余人,都是精壮汉子,平日里操练武艺,守卫庄院,端的是一方豪强。
正是:
冷面热心真豪杰,银枪飞刀显神通。
若非天上星宿降,定是人间太岁凶。
有诗赞徐琼瑄曰:
冷漠孤傲俊面俏,十把飞刀百穿柳。
三庄女杰推为首,寒面银枪俏琼瑄。
又有小诗赞曰:
徐家庄主貌,冷峻而温良。
飞刀疾如电,百步穿柳凉。
银枪映晚霞,冷面藏柔肠。
百姓心所向,俏丽徐庄主。
且说那徐琼瑄庄主麾下有一女主管,姓张,双名梵晗,祖上本是兰陵人氏。只因当年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其祖上便举家南迁,至那泉州落脚。这张氏家族在南海做的是市舶买卖,专营海船货殖,端的是富甲一方。
这张梵晗在家中排行第二,江湖上都唤她作“张二娘子”。因她自幼随父兄经营海商,打理账目、调度货物,手段精明,更兼性情豪爽泼辣,颇有男儿气概。这张二娘子虽出身富贵,却最是怜贫惜苦,常散财济困,扶危助难。因此四方豪杰都敬她三分,又送她个美号,称作“女公瑾”。
正是:
南海豪商女丈夫,算盘声里显机谋。
散金济困真侠义,不让当年美周瑜。
有诗赞梵晗曰:
风流儒雅仪容秀,羽扇纶巾气度伟。
忠义安邦兼济世,文韬武略德才备。
扶危解困倾肝胆,天下苍生感垂泪。
胸藏良策定乾坤,公瑾难及功业斐。
又有小诗赞曰:
梵晗才智勇,公瑾女无双。
经营家业旺,济困力无穷。
心怀黎民众,豪情动乾坤,
二娘名远播,女杰留芳名。
且说那徐琼瑄庄主另有一位结义姐妹,姓徐,双名瑾芸,本是江淮人氏。这徐瑾芸生得灵巧机敏,专一打探四方消息,端的是个“顺风耳、千里眼”般的人物。更兼她精通易容改扮之术,时而扮作商贾,时而化作乞儿,神出鬼没,便是最精明的公人也难辨真假。此女虽以探事见长,却也好习武艺,尤其善使一杆点钢枪,舞动时如银蛇吐信,寒星点点。因她行事诡秘难测,又常以狐媚之态惑人耳目,江湖上都唤她作“青丘狐”。
有诗赞瑾芸曰:
人间有女美姿容,精通青丘易容术。
千面玉狐心玲珑,天生斥候陈瑾芸。
又有小诗赞曰:
徐家江淮女,瑾芸面貌灵。
千面换自如,易容妙无比。
心细玲珑巧,斥候无人敌。
江湖称青丘,玉狐展英姿。
话说莱州治所县下掖县境内,有三座大庄,互为犄角,结盟共守。三庄之中,统共住着万余口百姓,又养着一千四五百精壮庄丁,个个能挽强弓、使朴刀。三庄庄主最是仗义疏财,常开义仓济困扶危,四乡饥民、逃难流户,多来投奔,无不收纳。每逢官军剿捕盗寇时,三庄好汉便率众应援,出粮出人,助阵杀贼。因此,不但乡民感戴,连莱州知府也敬他豪杰,遇事常让三分。端的是一方雄杰,声震登莱。
有诗为证:
义帜高悬掖县西,庄中豪杰会风云。
开仓每济蓬门苦,横槊长惊虎豹群。
话说这一日,莱州后堂之内,知府鲁增正与心腹师爷寇景秀密议。鲁增双眉紧锁,叹道:“寇贤弟,如今天灾连年,莱州地界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可府库之中,仅收得百来贯税银,这般光景,莫说打点上官、打点前程,便是衙门日常支应也捉襟见肘,如之奈何?”寇景秀阴阴一笑,挪近身子,低声道:“哥哥怎地灯下黑?岂不闻崮云山下有徐家庄、花家庄、李家庄三座大寨,田土丰饶,仓廪殷实。更兼那三位女庄主:寒面俏徐琼瑄、勇桂英花云成、女由基李灵钰,都是脂粉队里的英雄,红妆营中的豪杰。哥哥何不差一个能言快语的干办,以催缴税赋为名,前去探其虚实、察其动静?若肯顺从,则钱粮尽入我手;倘有违抗,正好兴兵问罪!”鲁增听罢,喜动颜色,击案赞道:“此计大妙!若得三庄钱粮,何愁功名不显、爵禄不至?”正是:
贪官污吏起歹心,要谋豪强万贯金。
谁知三庄非等闲,虎穴龙潭莫轻侵。
鲁增当下便点起两员心腹将校:一个唤作王俊杰,使得好一条丈八蛇矛,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个叫做晃圭洐,抡动青龙偃月刀,如掣电摇星。各引三四十精骑,泼风也似直扑三庄而去,正被青丘狐徐瑾芸早探得风声,急匆匆趱回徐家庄报信。方进庄门,但见演武厅中立着个冷面女子,手中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舞得风雨不透,寒光烁烁,恰似梨花乱落,雪花盖顶。但见那女子怎生打扮?端的是,只见:
头戴耀日三珠宝凤冠,身披连环锁子梅花甲。体健似擒雕虎,腰纤若束素绡。绣红战裙下,金莲踏麒麟小靴;鸾带悬腰间,寒光藏十把飞刀。手中紧捏五钩神飞亮银枪,眼含霜雪,恰似祝融临世,更疑谪降瑶池女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