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方舟系统公开日 (第2/2页)
上官宇则调出上个月和现在的监测数据对比图,放在大屏幕左侧:“大家看,这是上个月的候鸟数量,东方白鹳只有32只,这是现在的,已经有55只了,还多了12只白鹭、8只野鸭。”他指着图上的水质曲线,“之前康泰篡改数据,让大家以为水质没问题,其实当时的孢子浓度已经超标了,现在校准后,水质达到了饮用水安全标准,下游的鱼虾都开始多起来了。”
孙蕊和陈默在旁边的桌子上发放孢子防护手册,手册封面印着湿地的风景图,里面详细写着如何辨别孢子污染、遇到异常该联系谁,还有简单的“家庭抑菌方法”——用艾草和薄荷煮水擦桌子、拖地,能减少表面的孢子残留。孙蕊递给路过的阿姨一本手册,耐心地解释:“阿姨,这里面写了社区医院的联系电话,您要是家里人不舒服,随时打就行,现在都能免费测孢子、打抗体。”陈默则拿着检测仪,给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测皮肤残留,遇到数值稍高的,就递上一小瓶备用的抗孢子喷雾:“这个喷在衣服上就行,能暂时压制孢子活性,记得尽快去医院做详细检测。”
活动接近尾声时,周雨桐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手里捧着柳振庭的旧日志。日志的封面已经磨损,边角用胶布粘过,里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还夹着几片干枯的艾草——是柳振庭当年在湿地采集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是这本日志里柳振庭先生写的。”她翻开日志,指着其中一页的批注,用温和却坚定的声音念道:“‘方舟系统的核心不是冰冷的技术,是让技术帮着人好好生活,帮着自然好好呼吸。’”
台下安静下来,风吹过气球的飘带,发出轻微的声响。周雨桐继续说:“之前康泰想把技术变成控制世界的工具,他们篡改医疗数据,让AI误诊;破坏非遗档案,让老智慧失传;污染生态,让候鸟无家可归。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修复,去守护,不是为了争夺技术的控制权,而是想让大家知道,技术应该是桥梁,不是隔阂——它能让医生更精准地治病,能让古琴的韵律传得更远,能让我们看到湿地里每一只候鸟的成长。”
她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举起写着“守护平衡”的牌子,有人喊着“谢谢你们”,李婶更是红了眼眶,对着舞台用力点头。周雨桐看着眼前的场景,掏出手机给柳清月发消息:“下周我们去临溪镇办古琴公益课吧,让更多人知道老智慧的用处。”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了柳清月的回复:“好啊,我已经和社区联系好了,他们说可以提供场地,还能组织老人和孩子来学。”
夕阳渐渐西斜,广场上的人群慢慢散去,彩色气球在暮色里显得格外温柔。周雨桐抬头望向数据中心的大楼,服务器的灯光在窗口亮起,像一双双守护的眼睛。她知道,方舟系统的公开日不是结束,而是“人类-技术-自然”共生的新开始——以后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用医疗的温度、文化的厚度、生态的广度,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的平衡,守护每一个平凡又珍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