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察大势如掌中观纹 (第2/2页)
“以常理而论,往凉州而去,自然是上上之选,进可随时引兵入洛阳稳定时局,退亦能坐镇边疆讨伐外敌……”
顿了顿,羊耽皱着眉地低声提醒道。
“可问题在于,孟德理应知道董卓与袁氏的关系,若是去了西凉与董卓争夺兵权,那与袁氏相争何异?”
董卓此人,曹操自然是清楚的。
董卓原本出身低微,而后投在了袁隗门下,历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之后在黄巾之乱用兵不力被下狱。
可董卓最后不仅被赦免,还能再度被启用担任皇甫嵩副手对西凉叛乱用兵。
其中袁氏出了多少力,曹操也是有所察觉的。
在曹操眼中,作为袁氏门生故吏之一的董卓,便是袁氏在军中的力量之一。
曹操也清楚袁氏如今在朝堂的影响力,除非愿意受袁氏所控,否则往西凉方向而去,想要掌握足够的兵权怕是不易。
“这么说来,叔稷最是推荐的便是往幽州而去?”曹操问道。
羊耽微微点头,而后道。
“此前在阳翟雅集之时,耽亦询问了从几位冀州而来的士子,得知张纯张举联合乌桓所掀起的叛乱,声势尤为浩大。”
“仅是张纯所率部众之多便高达十余万,更有乌桓人的相助,幽州一时已是无力抵挡,隐隐叛乱已有蔓延到冀州的趋势。”
“如今朝廷想必也在为此事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尽快平乱,孟德若是不惧贼人势大,主动上书请战,朝廷必然允许。”
曹操听罢,忍不住问道。“幽州贼人的声势如此浩大,叔稷就不曾担心操会兵败?”
羊耽脸上浮现笑意,视那贼军无数如无物般,遥指北面,评价道。
“贼军虽众,一无大义在身,二各方不过临时联合,三亦缺乏民心,久战则必败,恰好能为英雄祭刀。”
此时此刻,羊耽那谈笑间点评天下的英姿气度被曹操尽收眼底,也让曹操对于羊耽的喜爱,更甚了三分不止。
此前,羊耽除了那一身文墨外,还曾断言天下将乱,就已经让曹操大感惊艳了。
如今,这天下脉络在羊耽的三言两语中,却无异于掌中观纹。
幽州那声势浩大之极的贼军,于叔稷而言,也不过是祭刀之物。
这等风姿气度,当真是让人心折,也当真是让曹操恨不得时刻将羊耽带在身边日夜请教,奉以师事。
世之贤才,莫过于羊。
曹操暗赞之余,亦已有了决断,沉声道。
“有叔稷这一番言论,操心中再无迷茫,决定即刻向朝堂上书请战前往幽州平乱。”
羊耽起身行礼,正色道。“那耽在此,提前祝贺孟德旗开得胜。”
“若能得胜,叔稷乃首功耳。”
曹操扶起着羊耽,目光灼灼地继续说道。
“若天下已乱,若操能在幽州起势,还望叔稷速速前来相助。”
“耽不过胡言乱语了两句,万万不敢自领功劳……”
顿了顿,羊耽继续开口道。“不过耽尚有一事相求,还望孟德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