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王松合再临学院,这危机意识还挺强 (第1/2页)
末位淘汰制的消息,通过会议传达之后,快速在营里扩散。
一些老干部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新干部则是有仿徨,有激动。
一般来讲,这种制度都是军区层面才会用。
甚至九十年代末,连军区也没有形成这种末位淘汰制,因为大批量的国防生,以及军校生还没步入各个单位。
很多单位干部,都是以前志愿兵成批成批的提干,以及部队内部优秀战士提干。
一些排长,连长,营长,动辄干十年八年,一直到转业,位置非常固定,人员流动性并不大。
陈默这么搞,不说是开创先河也差不多了。
当然,示范营也有这个底气,毕竟干部的数量太多了,中尉的数量在全营都能组成一个加强连。
很适合建立这种良性的竞争机制,以及军官流动模式。
下面的干部对于新制度,通常不会提出疑问,执行就可以。
但教导员方培军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这种制度太过草率,至少太过严格。
他看到陈默,背着手在坦克连那边观看98式主战坦实验。
老方一路小跑着来到跟前,从口袋抽出烟给陈默递了一根,仰头示意刘鸿运的方向道:“刘营长挺敬业啊,今天一整天都在琢磨新式坦克。”
“干一行爱一行呗,坦克营营长哪有不爱坦克的。”
陈默笑了笑接过香烟点燃。
干部的能力分为很多种,有些是个人能力强,就比如程东,王艳军这些人,你给他们一些新兵,他们凭借自己能力都能带出一支侦察连。
但还有一种,就是陈默这样的,专业性不强,带兵不是他的强项,技术方面更别提了,他只有理论。
不过没关系,只要会识人用人就行,作为以前的机要秘书,他很清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才能事半功倍。
自己负责掌舵就行。
方培军站在跟前看了一会,语气略带犹豫道:“秀才,你刚才开会讲的末位淘汰制,真的要实施?”
“现在全营都在朝着功臣榜努力,积极性不差劲,如果真有人在考核中垫底,连队主官要换嘛?”
“频繁更迭,会不会影响战斗力?”
“这个不用担心。”陈默伸手弹飞烟头,叉着腰道:“以前不搞,那是咱们人少,连队规模不成型。”
“现在情况不同了,军区后续估计会给予一些帮助。”
“再加上装步,坦克,工兵,侦察,后勤,电子对抗,医疗等等单位出现,取消固有连队编制,恢复分队规模,那是必然要走的流程。”
“分队规模就是兵种合成,而合成又属于单元模块式搭积木,主官更迭对战斗力影响没那么大。”
“反而是更迭的越快,对咱们战斗力越有帮助。”
“不能吧?”
方培军听着陈默的解释,有些半信半疑。
他在示范营呆了有一段时间,多少有点了解。
要说分队规模会弱化连长的存在感,连级干部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这点他承认。
可要说主官迭代会加强战斗力,老方觉得,这多少有些胡扯了。
哪有因为换主官换的勤,而提升战斗力的说法?
意识到教导员有疑问,陈默笑着搓了搓手,提起裤腿坐在地上,拍了拍地面邀请方培军坐下。
而后,陈默伸手指了指几个连队忙碌的区域,开口道:“老方,你看下咱们营,知道为什么咱们被称为示范营吗?”
“第一个信息化营呗!”方培军想都没想,直接回应。
“对啊,第一个信息化营。”陈默点点头:“之所以说第一个,那就意味着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目前我们有大军区支持,有总参支持,有学院支持,有军区支持,装备上,我们接受了资源倾斜。”
“人员上,我们完成了多干部和技术骨干的组合,但这些都不是没有代价的啊。”
“总有一天,我们是要还的。”
“未来,七大军区都要建立信息化营,咱们作为第一个,就要还给总参,还给大军区一批信息化改革的种子。”
“而咱们营现在这些干部,就是下一次大范围军改的种子。”
陈默话没说的太透彻。
但方培军好歹也是教导员,哪怕基层经验欠缺,也明白了陈默的意思。
是啊。
第一个信息化示范营,不光要担负组建的重任,还要担负培养的重任。
如果营内不在成型期间,搞末位淘汰制,那么一旦其他军区需要营里支援骨干时,那么营区内的军官就会大范围流失。
届时,不光调走的人能力不足,撑不起来信息化营的工作,留下的这些,同样也会因为能力问题,撑不起来。
撑不起来,就意味着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陈默刚才那句,只有频繁轮换,才能保证战斗力,其中的意思就是,刺激全营干部去学习,去竞争。
一旦别的军区有需要,上面人开口,那么示范营可以随意挑选大批量有才能的骨干去支援。
既不影响自己,又不影响别人。
还可以将自己的人脉,扩散到七大军区。
方培军越想越心惊,他扭头瞅了一眼坐在地上,笑眯眯看着远处训练的陈默。
老方突然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作为老搭档,他竟然不知道陈营长这么有远虑。
末位淘汰制,前景有多大,几乎不可想象啊。
尤其是刚才那句,下一次大规模军改,营里这些干部就是各大军区的种子。
乖乖!!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将意味着七大军区一旦组建信息化营,那么那些营里的主要骨干,都是秀才带出来的人。
更恐怖的是,如果有一天,上面真正重视信息化,甚至开始大范围转型时。
那么自己营里这些干部,会成为全军各个单位的种子,而这些人,都是一个人带出来。
这种影响力,能让秀才在军中走到哪一步?
团长,师长,肯定是不可能止步吧?!!!
“秀才,你这个想法,可以!”
此刻,方培军再没有一丝一毫的疑惑了,末位淘汰制确实能够提升全营战斗力。
至于其他,老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实在是有些超出他的理解。
“我也是瞎琢磨的。”陈默谦虚了一句,继续道:“那什么,老方,这个末位淘汰制不能光喊口号,要落实。”
“你有空了就去找找程参谋长,多研究一下战术战法总结应用,这是下一步工作当中,咱们全营的重点。”
“最好让参谋部的干部建立对点帮助,建立学习小组,程参谋长那里,有以前蓝军营建分队的文件,眼下关于考核的要求只有一个。”
“那就是涉及各级主战单元职能和单元通用战术配合,都要尽快掌握,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行,我反正也没事,现在就去找老程商量商量。”方培军起身拍拍屁股:“还有别的需要注意的嘛?”
“没有,方式方法不重要。”陈默摇摇头:“总之我不管用什么办法,头悬梁也好,锥刺股也罢,半个月内必须搞清楚全营主战和辅战分队具体干什么,怎么干,体系内职能定义是什么。”
“这个月底就要考核,我只看结果。”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辛苦一下吧。”
“行,我知道了。”
方培军说完,快步离开。
学习和监督,这活一听就是参谋和政工的活,看来接下来,不光营里其他干部忙。
营部的人也要忙了啊。
。。。。。。。。
新制度下放,确实调动了营里的氛围。
一下午的时间而已。
程东就将以前分队集训的安排以及各项数据,整理成教材手册,分发给全营的干部。
上面详细记录了分队训练记录,进步成果,碰头会议指出的问题,各分队协同的细节。
陈默没什么事情,干脆就回到宿舍,躺在大铁床上,思考后面的工作怎么开展。
其实新制度下放,陈默说的很热血,也能刺激不少新干部嗷嗷叫,去学习,去主动要求进步。
但这只是表面,新制度代表什么?
这些东西代表着无尽冷酷。
同样也代表着考核绝对公平,陈默从开会任命工兵连连长,以及后勤供应排长的时候,就是在传达公平公正。
然而,绝对公平,其实就是不公平。
某些老干部学习机械化学了十年,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信息化接触适应会非常慢。
只要出现对战法研究不够深,领悟不够精的情况,就没办法去跟学院毕业,善于学习的那帮人拼。
所以,全营干部不少,将近二百人,最后能出头的必然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制度无情淘汰,连熬资历能上去的幻想都被剥夺,成为垫底的尸骨。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并不影响全营的积极性。
毕竟自己通过考核争取来的职位,总比自己等来的职位,更有诱惑力。
还有就是。
狼来了,逃生时有必要比狼跑的快吗?不,根本没必要,只需要跑的比同伴快就行。
这是古今中外妥妥的真理。
所以,等到傍晚吃晚饭时,陈默从宿舍下楼,就看到一个个拿着教材和手电的干部,躲到稍微偏僻点的地方。
准备去独自用功。
内卷开始了。
陈默背着手站在训练场入口看了一会,说来也怪,他自从回到营里,一直都在考虑怎么补救宣传被打回的事。
脑子里多少有点乱。
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各方面都考虑到位了,就感觉自己好像缺点什么东西给忘了。
思来想去,没有找到原因。
陈默抬头敲敲额头,随即扭头看向王建勇:“大勇。”
“诶,营长,咋了?”王建勇快步上前。
“我总觉得有事没考虑到位,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解决?”
“没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