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堂会审,三十三功臣榜风波 (第2/2页)
但我们不负初心,以老大哥部队为榜样,以历史为鉴,大胆探索陆军方向,在这期间,我们这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军官士官,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创造了九个集体二等功,一个一级战斗英雄,我们开阔了信息化体系在战场上的骁勇,示范营,以幼虎之姿,以无畏气势,披荆斩棘,走到了浪潮前列,下面,让我们深入示范营,了解这支单位,在组建和工作期间,诞生的三十三名功臣.】
满学习个人文学功底还是蛮不错,笔墨重点突出了示范营的光荣历史以及牺牲。
从时代变革作为切入点,给人带来一种宏观前途的视觉,从机械化改革讲到西北军演,以联合营对抗老牌甲种师的壮举,全都提了一遍。
这种写法,不说文笔气魄浑然天成,至少从实际用途方面,足够让很多基层单位的人,再次见识到示范营的前景。
一开始军网做宣传的建议,本就是满学习跟陈默两人协商搞出来的事情。
如今,只是让他攥写新闻稿,自然不在话下。
。。。。。。。
太山示范营这边正忙着各自事,陈默也在军部开会时。
而远在青龙峡,61师炮团驻地王师长却炸毛了。
王松合之所以急匆匆从士官学院离开,原因有多种。
一来,粤南军演开始,青龙峡一部分驻军要撤回原来的驻地,他作为师长,必须回来主持大局,耽搁不得。
二来。
撤军并非全部撤离,至少61师下辖的炮团,作为后备军被留在青龙峡,阅兵结束之前,该团被定为长期战备单位。
王松合就更不可能呆在晋阳,这才选择在示范营外出救援时,返程回来坐镇。
本来吧。
这种安排无可厚非,军人嘛,自然是奔向祖国最需要的第一线,没什么可说的。
问题是,事出紧急,老王在离开晋阳时,没有跟医学院读大一的女儿讲这个事,导致王路一看到晋阳当地洪灾救援,太多军人出动。
连带医学院的学生都被征调,引来孩子的担忧,一个人悄摸的跑到河东市榴弹炮营驻地,去找自己。
1999年的时候,千万不要拿当时的环境去对比后世。
这个时代,一个小姑娘外出上百公里,人生地不熟,还跑到人迹罕至的军营,绝大多数地方不通车,还会有山沟沟之类的地方。
安全问题,远不及后世。
别说一个年轻姑娘,就是一个大小伙子都危险啊。
安全的出发,真不一定能安全抵达。
更不一定能安全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陈默在听到营区的人没有放王路一进军营时,眉头紧皱的原因。
老王自从知道自家闺女去了士官学院,还是被那个狗秀才安排人接去时。
这位老父亲的心里,那是一会松气一会揪心。
松气是因为,只要人在士官学院,那就没有问题。
士官学院虽特批三年内不驻军,但有那么多示范营的战士在那,保证一个人民群众的安全,还是没毛病的。
揪心那就有些复杂了。
那个该死的秀才,竟然跟自己家孩子年龄差不多,但凡养闺女的人,不说看谁都像黄毛吧,但也差不多。
陈默肯定不能归类到黄毛里面,王松合也没那么看不上他。
恰恰相反的是。
老王打心底里,是非常欣赏陈默这种人,敢想敢干,个人能力不差,胆子又大,善于学习,天不怕地不怕。
这种人天生的军人苗子。
到了战场上,面对敌人不可能怂一下,是共和国最需要的青年之秀。
但话又说回来了。
个人优秀,不代表王松合就会承认并且愿意狗秀才成为自己的家人。
因为这种人能力太强,自己都不敢说能压住他,闺女跟着这种类型,除了吃苦没别的好处。
当然,这还是其次。
王松合心里很清楚,越是年轻时闯下一番成就的人,心气就越高,能力越强,也就越容易刚过易折,受不住一丁点的挫折。
一旦信息化后续发展出现偏颇,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摘去那个年轻人京都示范营营长的身份,去掉一级战斗英雄的光环。
只是安排成一个普通的少校,这种人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心灰意冷,抛弃所有。
这才是王松合最担心的。
可也不知道哪出了问题,明明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老王就感觉他俩会有猫腻。
直觉上的事。
所以,昨晚他安排人,每隔一会就打电话过去,警告秀才。
就是没想到,玩岔劈了。
本来说好的白天送人回学校,结果白天联系不到人了。
王松合七点就打电话询问,一问就是营长去开会了,教导员去看伤员,参谋长在开会。
办公室电话没一个能打通,战备值班室的人又只负责通报,不负责离岗叫人。
这可把老王急坏了。
“故意的,这小王八蛋一定是故意的。”
炮团团部,师长临时办公室内,王松合气急败坏的来回走动。
远隔数百公里,又不是一个大军区的单位,联系不上人他也没办法。
哪怕用屁股想想,老王也能猜到,这肯定是秀才那个小王八蛋特意交代,让下面的人各司其职,不理会自己的电话。
虽说老王明知道不会出事,秀才顶多是跟自己打个时间差,故意气他,可知道有个屁用啊。
死活联系不到人,你说气人不?
思来想去,王松合实在放心不下,他远在青龙峡,并不知道晋阳军部大会的事情。
于是一通电话打到军区作训部,老办法,理由就是找陈营长有重要的事情询问。
结果很显然,联系不到做主的人,军区大会的规模可不小。
各单位领导必须到场。
两个小时后。
如坐针毡的王松合实在坐不住了,他已经决定,这两天就给闺女打八千块钱,说啥也得买个手机用。
哪怕自己不舍得买,也得给闺女买,必须时刻知道女儿的位置,杜绝一切可能。
临近中午时,老王将电话打到了参谋部。
同一时间,三十三功臣榜的军报宣传,也被送到军报总编辑室。
若是平时。
军报编辑和刊登,宣传科的人就能拍板,但这次毕竟涉及京都示范营,还正处在各单位联合抵制示范营期间。
这种大环境下,宣传科的人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刊登,主要还是这个单位每次宣传,都把噱头吹的太大了。
三十三功臣榜啊,有几个单位敢这么搞?
所以,宣传科总编辑室,将示范营编纂的稿子,全都送到参谋部去进行审核。
之所以不送政治部,那是因为京都示范营所有事情,都是参谋部在负责。
政治部并没有权限。
陈默此时,正坐在军部会议室内,听着上面针对晋阳各单位救援行动反应进行整顿。
这次会议,总部确实有人过来,并且参会人员不止军方,地方单位也有不少人过来。
说是问责大会都不为过。
不过,整体上跟示范营没什么太大关系,除了烈士后续安排,抚恤金发放之类公布,陈默认真听了之外。
其他的事情,一律当做陪同人员,在这消磨时间。
会议持续到中午,暂时休会。
午餐会被送到会议室进行。
陈默坐着无聊,趁着休会期间刚走出会议室准备伸伸懒腰。
可他刚出来,一个懒腰还没伸完呢。
迎面就碰上,刚刚离开没一会的参谋长秦全安,秦老头满脸阴沉的来到他跟前。
“陈默!”
“到!”
“你过来一下。”
“是!”
起初,陈默压根没意识到发生什么事,他还以为大会上有些细节没有交代到位,首长要私下进行补充。
需要他们营里配合。
但很快,陈默就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会议室隔壁的小会客厅内,鲜红的“八一”军旗下,一排红木沙发上。
总指挥张参山脸色平静的坐着,后勤部长孙振生则是面沉如水,跟谁欠他八百万似的,一副凶相盯着自己。
加上参谋长神情不善。
这种三堂会审的架势,陈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股吾命休矣的感觉,从内心升腾。
特么的,又是哪个环节出事了?
陈默双眼一闭,长呼一口气,而后快步走到三人跟前的茶几旁站定。
立正,敬礼!
“首长好。”
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管这次又犯啥错,一定要认。
反正认了又不一定改,怕啥!
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