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拜谢柳教谕 (第1/2页)
从府衙出来后,王金宝和张德海(张伯父)两人,脸上都泛着酒后的红光,眼神却亮得惊人,都像是刚在赌桌上押中了宝。
“王老哥!痛快!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张德海大手重重拍在王金宝肩上,嗓门洪亮,
“后日!就后日!我让孩他娘去请府城有名的媒婆,咱们好好过个礼!先把亲事定下!
等过几年,虎妞和文涛再大些,咱们就风风光光把喜事办了!”
王金宝也点头如捣蒜,像是生怕张德海反悔似的,赶紧补充道:“成!成!张老弟爽快人!就这么办!我也回去就准备!”
其实张德海此刻想的是:王家三郎如今可是知府大人的亲传弟子,前程似锦!趁着现在两家关系热乎,赶紧把亲事定下,再过几年,谁知道自家这傻儿子还能不能攀上这高枝?得趁热打铁!
这份婚约于他而言虽然包含了点私心,但也是父亲对儿子真诚的打算。
王金宝则偷偷又瞄了眼走在前面,身形比一般半大小子还高壮结实的虎妞,心里嘀咕:
闺女这身板,这饭量,还有那越来越像她娘的“利索”性子,在清水村附近想找个不怵头的婆家,还真不容易!
女红,不会!算账,不会!种地,家里不缺她这一个劳力,也是不会!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厨艺尚可,但是饭量也“尚可”啊,一般农家怕是真养不起!
而且自家闺女这身量几年来长的不见停,越来越像她那大哥和二哥!
让他越来越忧心!越来越发愁!
还好有张家这小子,家底厚实,人也算知根知底。
关键是张老弟人实在,不嫌弃!
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两个当爹的,一个怕儿子配不上,一个怕闺女嫁不出,心思各异,却一拍即合,生怕对方反悔似的。
此刻,两人抬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的庆幸,瞬间两道爽朗的笑声响彻了长安城。
——————
次日,上午,王家众人一早就开始收拾,准备去好好拜谢柳教谕。
昨日席间王明远就已经和柳教谕约好了时间。
“咱们真的不用特地再去买点东西吗?”赵氏在旁边犹豫的问道。
王明远回道:“娘,不用特意准备什么贵重东西。柳教谕为人清正,不会喜这些俗物。
就带些咱们自家做的腊肉,还有娘腌的咸菜,再带点新磨的玉米面,教谕兴许还能尝个新鲜。”
“这……这能行吗?人家可是有学问的先生,就送点腊肉咸菜玉米面?会不会太寒碜了?”
“孩他娘,就听三郎的。”王金宝倒是明白过来,“柳老先生是读书人,讲究个心意。咱本就是农户,就送咱农户人的心意!实在!”
于是,王金宝亲自挑了条油亮喷香的后腿腊肉,赵氏用油纸仔细包了几大包自家腌的脆萝卜和酸豆角,刘氏则装了一布袋金黄的玉米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