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剑起青冥录 > 第一卷 剑起处 第八十九章 明理书院(1)

第一卷 剑起处 第八十九章 明理书院(1)

第一卷 剑起处 第八十九章 明理书院(1) (第1/2页)
  
  卯时三刻,天光未澈,云深不知处。
  
  群山环抱之中,晨雾如一条条乳白色的巨蟒,缠绕着黛青的山峦,流连于深翠的谷壑。
  
  万籁尚未完全苏醒,只有不知名的早鸟,偶尔发出一两声清越的啼鸣,划破这近乎凝固的静谧。
  
  就在这片浓得化不开的雾霭深处,有一点灯火率先亮起,紧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星星点点,连缀成片,柔和而坚定地驱散着黎明前的黑暗。
  
  那是一座书院。白墙青瓦,飞檐斗拱,所有的建筑都依着山势,错落有致地铺陈开来,既不张扬,亦不逼仄,只是安然地坐落于此,与周遭的天地呼吸相融,仿佛它本身便是这山峦生长出来的一部分。
  
  匾额高悬,是四个筋骨嶙峋、却又透着温润之意的古字——“明理书院”。
  
  书院正门前的广场已然汇聚了不少人影。
  
  皆是青衫年少,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最小的恐怕只有十五六。
  
  人人身着统一的月白色学子服,束发而立,身形挺拔如新生的竹。没有人交谈,甚至没有人左右顾盼,只有一种沉静而又蓬勃的气息,在他们之间无声地流淌。他们面向东方那尚未露出晨曦的天际,屏息凝神。
  
  今日是朔日,亦是明理书院一月一次的“晨谒”之期。
  
  新生陆明站在人群靠后的位置,身量在同龄人中不算高,面容尚带几分少年人的青涩,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浸在寒潭里的墨玉,澄澈中带着探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能感觉到,脚下所立的青石广场,每一块石板都被岁月磨得温润,内里似乎蕴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沉稳力量,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脉动。空气里弥漫着山间草木的清气,以及一种更为缥缈的东西——像是陈年墨香,又像是古籍散出的微尘,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仿佛檀香燃尽后的余韵。
  
  那是“文气”,或者说,“道韵”。陆明在心里默默想着。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城,凭着一点不算顶尖的灵根和一股不肯服输的韧劲,才侥幸通过了书院那堪称严苛的考核。
  
  对于这座由当代儒圣、化神境大能颜青庐先生亲手创立的明理书院,他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忽然,一阵极轻微的钟声自书院深处传来。
  
  “铛——”
  
  钟声并不洪亮,却悠远绵长,仿佛不是敲击金属所致,而是直接响彻在每个人的神魂深处。广场上所有的学子,包括陆明在内,神情瞬间变得无比庄重,齐齐躬身,向着东方那空濛的云海,执弟子礼。
  
  钟声余韵未绝,一道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广场前方的高台之上。
  
  没有人看清他是如何出现的,仿佛他本就站在那里,与那高台、与这山、与这片天地,浑然一体。
  
  那是一位青衫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形略显消瘦。
  
  他站在那里,没有任何迫人的气势散发,甚至感觉不到丝毫灵力的波动,就像一位最寻常不过的乡村塾师。
  
  然而,当他那双平静如古井深潭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学子时,陆明只觉得浑身一轻,连日赶路的疲惫、初入陌生环境的忐忑、心底那点微末的自矜与不安,竟在这一瞥之下,如同被温水洗过一般,悄然消散。心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宁静与通透。
  
  这便是儒圣,颜青庐。
  
  颜青庐并未开口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掠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片刻后,他抬起右手,伸出食指,凌空虚划。
  
  指尖过处,并无光华闪耀,也无雷鸣风啸。但就在他指尖划动的轨迹上,虚空仿佛变成了一张无形的宣纸,一个古朴的篆文,随着他指尖的移动,被清晰地“书写”了出来。
  
  那是一个“礼”字。
  
  它并非由笔墨构成,也非灵力凝聚的光影,它更像是一种“理”,一种“道”,直接烙印在虚空,烙印在所有目睹者的心间。笔画圆融,结构端庄,每一笔都蕴含着说不清的规矩、法度与和谐。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散发着温润而永恒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