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苏寒:我也还只是个孩子啊……(三章合一) (第2/2页)
他们一直仰视着苏寒的强大,敬畏着他的严厉,却在此刻才无比直观地感受到这份强大与严厉背后,那令人窒息的年龄重量。
林浩宇鼻子一酸,猛地低下头,不敢再看。
苏夏紧紧抿着嘴唇,眼眶瞬间红了,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太爷爷”这个称呼背后,是多么年轻的生命,承担了多么沉重的荣光与责任。
远处教学楼里,所有围观的学生都沉默了。
之前的议论、调侃、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此刻都化作了无声的震撼。
他们对比着自己舒适干燥的环境,再看向雨幕中那道孤傲的身影,一股强烈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那个他们觉得严厉到不近人情的教官,年龄甚至比他们中有些人还要小!
“是啊,他……他才十八岁!”一个女生捂着嘴,声音带着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我的天……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还在为高考完解放了狂欢,他已经在部队拿了那么多功勋……”旁边的男生喃喃自语,脸上火辣辣的。
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这一幕的网友,弹幕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随即以更疯狂的速度爆发出来,但内容却彻底变了风向。
【!!!!!!我忘了!苏寒他才十八岁!!!】
【草!(一种植物)给我看哭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我们都在心疼大学生,谁心疼过这个十八岁就经历了生死、扛起了无数责任的孩子?!】
【想想他受过的伤,跑过的九十圈,火场里的一次次冲锋……他难道不累不疼吗?可他从来没说过!】
【那些骂苏教官的人呢?出来看看!你们十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他一句卖惨的话都没说,就这一句‘我也是孩子啊’,我直接破防了!】
【凭什么要求他必须完美?凭什么要求他不能严格?他自己就是咬着牙从孩子练成了兵王!】
【支持苏教官!他是在用自己走过的路,教这些学生怎么变成更好的人!】
【@刚才质疑的家长,你们心疼自己孩子,难道苏寒的家人不心疼吗?可他成了我们的英雄!】
现场的两家媒体记者,镜头死死地对准苏寒的脸,给了他一个长时间的特写。
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庞,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一件淬炼过的兵器,散发着冷硬而又令人心折的光芒。
资深记者往后退了十几米,对着话筒,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情地解说:“……我们或许都忘记了,英雄并非生而伟大。”
“苏寒,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快速褪去了稚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他的年纪,忽略了他所承受的远超常人的重担。”
“这一刻,不是家长与教官的对立,而是两种‘爱’的碰撞,更让我们深思,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教官群体中,王磊、陈思远等人默然无语。
他们带过兵,更清楚苏寒取得的成就多么骇人听闻,而达成这一切的时间又多么短暂。
他们自问,在自己十八岁时,绝对做不到苏寒的万分之一。
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一丝自惭形秽在他们心中交织。
总教官李伟和校长张启明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自然是知道苏寒年纪的,但在此情此景下被点破,带来的冲击力依旧巨大。
张启明校长深吸一口气,心中原有的那一丝因为家长质疑而产生的动摇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支持。
他终于明白,军区为何如此破格支持苏寒,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所代表的某种精神的极大肯定!
林父和张父僵在原地,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尴尬、羞愧和一种难以名状的震动。
他们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虽然淋雨疲惫却眼神明亮、甚至带着一丝不满他们前来阻拦神情的孩子,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
他们用“孩子”的理由来心疼庇护,而另一个“孩子”,却已经在用钢铁般的意志试图锤炼更多的“孩子”成为钢铁。
林浩宇忍不住,猛地抬头看向父亲,声音带着哽咽和前所未有的认真:“爸!你们别说了!教官他……他比我们辛苦一万倍!我们这点训练算什么?我们是自愿的!我们想变得像他一样强!”
张萌也用力点头,甩开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妈!你们快回去吧!我们没事!我们不想当温室里的花朵!”
两位家长哑口无言,所有的话语都苍白无力。
雨,还在下。
但训练场上的气氛,已经彻底改变。
苏寒的目光从两位家长脸上移开,缓缓扫过全场——
扫过他的‘兵’——302班每一个稚嫩却坚毅的面庞;
扫过远处教学楼里那些同样年轻的身影;
最后,定格在冰冷的摄像机镜头上,仿佛要透过它,望向屏幕后方千千万万的人。
他的声音不再高昂,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穿透雨幕,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四位家长,你们问我为什么,问这公不公平,科不科学。”
“我想说的是,每年,部队里都会迎来数十万个十八九岁的‘孩子’。”
苏寒的声音很平缓,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开始勾勒出一幅幅远在校园之外的画面。
“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您的孩子一样,刚离开家,刚结束高考。但他们穿上军装,坐上火车,去的地方不是大学校园。”
“他们去的是海拔四五千米、呼吸都困难的高原哨所。是冬季零下三四十度、呵气成冰的北国边陲。是炎热潮湿、蚊虫肆虐的南方密林。是远离大陆、只有海风与孤独作伴的岛礁。”
“在那里,他们站岗、巡逻、训练。他们面对的,不是淋一场雨,不是站一小时军姿。”
“他们面对的是极端的天气,是漫长的孤寂,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是真正需要流血牺牲的责任。”
“为什么他们能坚持下来?”苏寒的目光再次回到林浩宇、张萌,以及所有302班学生的脸上,“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是铁打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是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是什么。”
“身后,是家,是国,是亿万个像你们一样,可以安心学习、工作、生活的普通人。包括你们的父母,也包括……未来的你们。”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
“我不是在标榜我和他们有多伟大,多厉害。我们只是穿着这身军装的普通人,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我今天站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带训,也并非为了折磨谁,或者彰显什么特殊。”
苏寒的声音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那是一种深埋于心的、近乎虔诚的认真。
“我只是想,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军训里,尽可能多地,把我所理解的、我所经历的、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带给这些学生。”
“军训的意义,从来不只是走个正步、站个军姿、晒黑一层皮,然后拿到几个学分。”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
“它是一次短暂的体验,一次让这些生活在和平温室里的年轻人,近距离触碰‘责任’、‘坚持’、‘集体’和‘家国’这些词汇重量的机会。”
“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此刻觉得‘痛苦’、‘难以忍受’的这点风雨,这点疲惫,对于另一群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人而言,不过是日常的底色。”
“是让他们明白,他们享有的这份安宁与舒适,并非理所当然,其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更是要让他们刻进骨子里一种信念——当困难来临,当挑战出现,他们不是只能退缩、抱怨或者等待庇护的弱者。他们体内也蕴藏着咬牙坚持、突破极限、为了集体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力量!”
苏寒的声音再次提高:
“今天,他们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明天,或许就能在人生的其他‘战场’上,多坚持那么一分钟。而这一分钟,或许就能改变很多事情。”
“这点苦,这点累,磨不坏他们,只会让他们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更珍惜所拥有的,更敬畏所被守护的。”
“这,就是我理解的,军训存在的意义。”
话音落下,训练场上久久无声。
只有雨水敲打地面的沙沙声,像是为这番话做着最沉默却也最深刻的注脚。
林父和张父彻底沉默了。
他们脸上的愠怒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动容和反思。
他们看着苏寒,眼神复杂,有敬佩,有羞愧,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
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阻拦,是多么的短视和……不该。
林浩宇和张萌,以及302班的所有学生,胸膛挺得更高了。
他们眼中的光芒前所未有地明亮,那不仅仅是对实弹射击的期待,更是一种被点燃的、叫做“信念”的东西。
他们忽然觉得,身上湿冷的迷彩服,不再仅仅是负担,更仿佛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光荣的含义。
远处的学生们,鸦雀无声。
许多人下意识地收回了目光,不再觉得302班是“倒霉”或“被惩罚”,反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羡慕。
网络直播间,弹幕再次被刷爆,但这一次,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和感动。
【哭了,真的哭了。这才是我们国家军人的格局!】
【说得太好了!军训的意义被拔高了无数个层次!】
【感谢子弟兵!谢谢你们的守护!】
【我突然好羡慕302班的学生,能遇到这样的教官!】
【@大学,建议全国推广苏寒式军训(不是指强度,是指这种精神灌输)!】
【之前质疑的喷子呢?出来走两步?脸疼不疼?】
…………
三章合一!六千五百字。下午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