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2/2页)
回到农舍时,陈溪已经把篱笆补完了——新木头桩子立得笔直,铁丝缠得紧密,还在上面绑了两层带刺的藤蔓,看起来结实又安全,连一只小虫子都钻不进去。
张梅则在作物区旁边挖了个半米宽的小坑,坑底还铺了层细土,是特意筛过的,就等着薄荷根:“坑我都挖好了,土也松过了,里面还混了点草木灰,能当肥料,直接种进去就行。”
几人一起动手,把薄荷根小心翼翼地埋进坑里,再用土把根部压实,最后浇上温水,水慢慢渗进土里,滋润着薄荷根。
黄鼬蹲在旁边,用小爪子轻轻扒了扒坑边的土,像是在帮薄荷盖土,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好奇地盯着刚种好的薄荷,时不时还用鼻子闻一闻,像是在确认它们有没有活过来。
傍晚的时候,夕阳把农舍和作物区都染成了暖橙色。绿芽的新叶在夕阳下泛着深绿,边缘镀上了层金边;
野豆子的花瓣被染成了淡粉色,看起来格外温柔;菜种区的幼苗也舒展开叶片,透着饱满的生机;刚种好的薄荷则直立着,叶片在风里轻轻晃,散发着清凉的香。
林砚靠在新补好的篱笆上,看着身边忙碌的同伴——陈溪在收拾工具,把锤子、钳子和磨石都放回柴房,还特意用布擦了擦,防止生锈;
苏野坐在石凳上,用蓝光温柔地扫过作物区,光带轻轻裹住每一棵幼苗,在给它们做检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
张梅则提着小水桶,给刚种的薄荷浇最后一次水,动作轻得怕惊到它们,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快长快长”。
“明天咱们把瓦房的屋顶补一补,”林砚突然开口,声音里满是笑意,眼神里透着对未来的期待。
“之前漏雨的地方,得再铺层新茅草,还要把灶房的烟囱修一修,上次下雨的时候,烟囱有点漏烟,呛得人难受。等薄荷活了,咱们再把东侧的空地翻一翻,种点南瓜和红薯——南瓜藤能爬满篱笆,既遮阴,秋天又能结不少南瓜;红薯埋在土里,冬天能当存粮,还能烤着吃,可香了。”
苏野点点头,指尖的蓝光扫过东侧的空地,光带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那块地我看过了,土很肥,之前是片草地,没长过什么杂树,翻一翻就能种。我还能帮着用蓝光扫扫土里有没有石头,省得翻地的时候费劲,还能顺便看看土的湿度够不够,要是太干,咱们就提前浇点水。”
张梅笑着蹲下来,摸了摸野豆子的花瓣,花瓣已经有点蔫了,却还是透着淡淡的香:“等这些作物成熟了,咱们就能做更多好吃的——荞麦面馒头、煮豆子、烤红薯,再也不用天天吃烤土豆了。要是运气好,能在附近的废墟里找到点玉米种子,明年还能种玉米,煮玉米粥、烤玉米棒,想想都觉得香。”
黄鼬像是听懂了,蹭了蹭林砚的裤腿,又往作物区跑,最后蹲在野豆子的藤蔓旁,小脑袋靠在竹架上,眼睛盯着那两朵淡粉色的花,偶尔会用爪子轻轻碰一碰花瓣。
夕阳慢慢沉到地平线以下,最后一缕光洒在农舍的屋顶上,给茅草镀上了层金。
农舍的灯光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映着几人收拾工具的身影;
灶房里还残留着荞麦和薄荷的香味,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格外安心;
风穿过篱笆的藤蔓,发出沙沙的轻响,温柔得像在哼着一首安静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