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催眠 (第1/2页)
“第一步,初期推行‘银本位’。”
经济学家解释道:“用3000吨高纯度白银作为储备,新钞与白银严格挂钩,1两新钞兑换1两库平银。
这一步的核心是‘建立信用’,让百姓相信新钞能换到实实在在的白银,愿意用新钞交易。
同时,咱们要做三件事:一是规范白银成色,铸造统一的‘大明新官银’,含银量90%,取代市面上的杂银;
二是严控海外白银流入,通过海关设立‘白银成色检验站’,低成色海外白银必须提纯后才能流通;
三是建立‘白银储备调节机制’,一旦白银流入过多,就减少新钞发行,甚至用新钞回收市场上的白银,稳定银价。”
“第二步,等新钞流通稳定后,也就是大概5-10年,推行‘金银双本位’。”
经济学家继续说道,“一方面,咱们用现代技术帮大明开采黄金矿,比如山东、云南的金矿,提升黄金产量;
另一方面,通过海外贸易进口黄金,比如从欧洲、东南亚购买黄金,逐步增加黄金储备。
等到黄金储备达到白银储备的1/10时,就可以推出‘金银复本位’。
1两新钞既可以兑换1两白银,也可以兑换0.1两黄金,让新钞同时挂钩金、银两种硬通货。”
他指着示意图,语气加重了几分:“金银双本位的好处是‘双重保险’,白银贬值了,还有黄金托底;
黄金稀缺了,还有白银补充。
而且,咱们可以设定‘金银比价’,比如1:10,一旦市场上金银比价偏离这个标准,就用储备金调节。
比如市场上黄金涨价,1两黄金能换12两白银,咱们就拿出储备黄金,按1:10的比价兑换白银,拉低黄金价格;
要是白银涨价,就拿出储备白银兑换黄金,稳定比价。
这样一来,大明的货币体系就有了自主调节能力,不再被动受海外白银冲击。”
老者听得连连点头,又忍不住问:“可要是海外势力故意大量输送白银或黄金,破坏咱们的比价怎么办?”
“这就要靠‘货币主权’了。”
经济学家笑着说,“咱们要建立大明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权’,比如设定‘外汇管制’。
海外商人来大明贸易,不能直接用白银、黄金交易,必须先到中央银行把金银换成新钞,再用新钞采购商品。
这样一来,海外金银的流入量、兑换价,都由咱们掌控。
要是有人想恶意输送白银,咱们可以提高白银兑换新钞的门槛,比如低成色白银要打折兑换,甚至限制兑换额度,让他们无利可图。”
他顿了顿,关掉电脑,看着众人:“简单说,大明中后期的货币混乱,是因为‘有白银无本位’。
朝廷没有建立完整的货币体系,只能被动接受海外白银的冲击。
而咱们要做的,是‘建立本位,掌控主权’。
初期用银本位打基础,后期用金银双本位求稳定,再通过储备调节、外汇管制,把货币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