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伦敦的红灯 (第2/2页)
“一个社团头子,花几百万英镑,买一台世界上最顶级的计算机去织布?”大卫冷笑一声,“他要是说买去算赛马,我可能还更信一点。”
“那他的真实目的会是什么?”哈里森问道。
“谁知道呢?”大卫把文件扔在桌上,“可能是想把它倒卖给苏联人,也可能是想把它送给北平。总之,绝不可能是为了织布。”
“那我们的意见是?”
“还用问吗?”大卫拿起笔,在文件的封面上,用红笔重重地写下了一个单词:
“REJECTED(拒绝)!”
他顿了顿,又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建议将该公司及相关人员列入监控名单。”
……
几天后,霍东升收到了来自英国贸易部的正式回函。
信上的措辞非常官方和客气,但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您的申请已被拒绝。理由是,您申请购买的设备,属于受《出口管制法案》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
“山哥,和您预料的一模一样,他们连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就亮了红灯。”霍东升在打给陈山的越洋电话里汇报道。
电话那头,传来陈山平静的声音:“很好。这说明鱼儿已经开始注意我们扔下的鱼饵了。”
“那接下来,我是不是该去进行第二步了?”霍东升有些兴奋地问道。
“不急。”陈山说道,“戏要做全套。你现在要做的,是表现出‘不甘心’和‘愤怒’。你可以找个律师,向贸易部提出申诉,理由就是他们‘商业歧视’。当然,申诉肯定会被驳回。然后,你再在报纸上抱怨几句,说英国的商业环境太保守,不懂得变通,耽误了你们香港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总之,要把一个‘被拒绝后恼羞成怒的冤大头商人’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我明白了,山哥。”霍东升心领神会,“保证让他们看不出半点破绽。”
“做完这些,你就可以去找美国人了。”陈山最后吩咐道,“记住,动静要大一点,要确保我们那位‘观众’,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挂掉电话,霍东升立刻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先是聘请了伦敦最有名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煞有介事地向英国贸易部提交了申诉函。然后又花钱在几家小报的商业版面上,刊登了匿名文章,抱怨英国政府的官僚作风。
他的这些举动,自然一字不落地,全部被记录在了军情六处的监控报告里。
“这个香港佬,还挺执着。”哈里森看着最新的报告,笑着对大卫说。
“跳梁小丑而已。”大卫不以为然,“他闹得越欢,就越说明他心虚。盯紧他,我倒要看看,他接下来还能玩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