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双管齐下,明修栈道 (第1/2页)
钱穆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陈山开出的条件,何止是优厚,简直是匪夷所思。
出钱,出地,却又完全放权,不干涉任何学术和校务。这哪里是商人投资,分明是古代那些礼贤下士、豪掷千金的国君才有的气魄。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目光深邃。他想从陈山的眼睛里,看出他真正的目的。
“陈先生,我想知道,为什么?”钱穆的声音很沉,“你费这么大的力气,花这么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要跟我说那些为国为民的漂亮话,我想听实话。”
陈山知道,在这样的智者面前,任何虚伪的掩饰都是多余的。
他沉默了片刻,坦然地迎上钱穆的目光。
“为名,也为利。”
这个回答,让钱穆和唐君毅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陈山会如此直白。
“为名,很简单。”陈山继续说道,“总会虽然现在掌控了华人社会,但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是草莽出身。办一所大学,一所顶级的大学,是洗白我们身份,获得社会上层认可的最快途径。这块‘金字招牌’,能带给我们的声望,是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至于为利……”陈山笑了笑,“这就更简单了。大学能培养人才。未来的香港,需要大量的律师、会计师、工程师、金融专家。这些人才,如果都是从我们自己创办的大学里走出来的,他们会为谁服务?香港未来的经济命脉,又会掌握在谁的手里?”
“这个利,不是今天就能看到的,但十年,二十年后,它会比港岛任何一块地皮都更值钱。”
陈山的这番话,句句都是大实话,也是最现实的考量。
钱穆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他不得不承认,陈山是一个他完全看不透的人。他有江湖草莽的狠辣手段,有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如今,又展现出了一个顶级战略家才有的长远眼光。
更难得的是,他足够坦诚。
这份坦诚,反而让钱穆感到了一丝安心。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可怕的,因为他会为了理想不顾一切。一个纯粹的商人也是可怕的,因为他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而陈山,似乎是两者的结合体。他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但他的利益,却又和整个香港华人的未来,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好。”许久,钱穆缓缓地点了点头,吐出了一个字。
这个字,重若千钧。
它代表着,这位学界泰斗,接下了陈山的这份“豪赌”。
“先生,从今天起,您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校长。”陈山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这盘大棋,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落下。
……
事情进行得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有了钱穆、唐君毅等学界名宿的登高一呼,加上白头福控制下的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社区发展总会”斥巨资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的消息,像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整个香港。
一时间,陈山和总会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市民们议论纷纷,言语间充满了赞叹和自豪。
“看看,这才叫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领袖!不仅帮我们出气,还想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办教育!”
“是啊,以后我儿子要是有出息,就让他考中文大学!不比去港大念洋文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