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陈山的远见,未来的世界格局 (第1/2页)
梁文辉被陈山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得一愣。
未来的世界?
他皱着眉头,认真地思索起来。
“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立的世界。”
“这种对立会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所有方面。”
“我们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员,必然会面临来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长期且全面的封锁和打压。”
梁文辉的分析条理清晰、鞭辟入里,完全符合当时的主流认知。
“说得没错。”陈山点了点头,“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现在就宣布香港回归,会发生什么?”
梁文辉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明白了陈山的意思。
“如果现在回归,香港这个远东最重要的自由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会立刻被纳入西方的封锁体系。”
“它的特殊地位将荡然无存。”
“所有在香港的西方资本会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所有通往西方的贸易航线都会被切断。”
“香港会从一颗‘东方之珠’变成一座被彻底孤立的死港。”
“这对于刚刚起步、百废待兴的祖国来说,不但不是助力,反而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包袱。”
梁文辉越说心越沉。
他发现自己之前确实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只看到了胜利的荣耀,却没看到胜利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危机。
“没错。”陈山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所以,我们不能现在就回归。”
“至少在祖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无惧任何外部封锁之前,我们不能。”
“那……那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梁文辉的眼神里充满困惑,“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甚至不惜与港府正面对决,难道就只是为了在香港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吗?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
陈山笑了。
他转过身,背靠着栏杆,眺望着对岸九龙那片土地。
“文辉,你知道我为什么坚持要披着这层英国人的皮,跟他们搞这个‘共治’吗?”
“因为这层皮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最好的‘保护衣’,也是一个最好用的‘白手套’。”
梁文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还是没完全明白。
“你想想看。”陈山耐心解释道,“在‘英属香港’这个名义之下,香港在法理上依旧属于西方阵营。”
“这就意味着,西方世界对我们的封锁在这里是无效的。”
“他们最先进的科技、最顶尖的人才、最稀缺的物资,我们都可以通过香港这个窗口,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地引进来。”
陈山伸出一根手指:“比如,祖国现在最缺什么?是工业母机,是精密仪器。这些东西西方对我们严密封锁,但香港的一家公司以‘民用’名义向英国、德国订购,他们卖不卖?”
梁文辉的眼睛猛地亮了。
“再比如,我们有很多海外的科学家、爱国学者想回国效力,却被美国政府用各种手段阻挠。但如果他们是接受香港一家‘大学’或‘研究所’的聘请前来‘学术交流’呢?”
“还有,我们国家需要大量外汇购买建设物资,但自己的产品很难打入西方市场。可如果这些产品在香港‘加工’一下,贴上‘MadeinHOngKOng’的标签呢?”
陈山每说一句,梁文辉的心脏就狂跳一下。
一个无比宏大又无比清晰的蓝图,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陈山根本不是想在香港当土皇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整个国家下一盘大棋!
他要把香港从英国的殖民地,变成新中国通往世界的独一无二的窗口,一个能绕开西方封锁、为国家不断输血的“超级中转站”!
这个计划何其大胆、何其长远、何其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