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神农本草经》 (第2/2页)
“这个是用来制作三精丸的药末,主要由桑葚、苍术以及地骨皮三味药,经过炮制后研磨混合而成......”
谢星远笑着解释了一番,随后看向三个小家伙道:
“桑葚、苍术、地骨皮这三种药材,之前在你们在《药性歌》中已经读过了,应该还记得这三种药的药性吧?”
“记得,记得,桑葚甘酸,解燥滋阴,聪耳明目,安魂镇心。”
“苍术苦温,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辟秽。”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三个小家伙纷纷举着小手抢答道。
闻言,谢星远不由得哈哈一笑道:
“哈哈,不错,看来你们三个小家伙已经完全记住《药性歌》了,不过这《药性歌》中所写的药性并不全面,这桑葚可不仅仅只有解燥滋阴的功效那么简单,同样还有补益肝肾、补血生津之效。”
“然,桑葚性润偏寒,所以脾胃虚寒者需慎用.....”
随着谢星远深入浅出的讲解,三个小家伙听得是津津有味,对于中草药的兴趣也变得比之前更加浓郁了。
谢星远也比较喜欢这种愚教愚娱的教学方式,如此既不会让孩子们觉得枯燥,又能让他们学到真正的东西。
三个小家伙的问题也比较多,对于这三种药材放到一起弄成粉末制作三精丸的过程也很好奇。
不过眼下药末还没有完全风干,自然是不可能拿出来制作三精丸的了。
在检查完后院的这些陶罐后。
谢星远看了一眼时间,随后便带三个孩子来到了存放药材的仓库,开始教他们认识一些中药材。
存放中草药的药库内味道很浓,弥漫着一股浓郁而复杂的草药味。
有些人不喜欢这些味道,有些人却很喜欢这种味道。
只能说每个人的嗅觉和个人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好在这三个小家伙对这种混合的草药味并不反感,这也从侧面说明三个小家伙可能还真适合吃这碗饭的。
毕竟如果一个人对中草药的味道都反感的话,那几乎可以断定他成不了一位中医方面的名医。
“曾祖爷爷,这些都是中草药吗?”
三个小家伙跟着一走进库房内,看着里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药材,感觉好像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一脸好奇的四处张望着。
“不错,这里存放的都是中药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们先慢慢熟悉这些药材,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谢星远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三个玄孙的学习方向早就已经有了安排。
当然了,在熟悉和认识中草药的过程中,这《神农本草经》也是要跟着一块学习的。
作为华夏最早的药学专著,不管你是学习中医还是学习辨药,都绕不开这本《神农本草经》。
事实上中医的源头永远也不能缺少《神农本草经》以及《黄帝内经》这两本著作。
至于说后来的那些医书,不过都是从这两本医书上发展延伸而来。
《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才是中医的核心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