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一节 斗法,考量(第一更求首订!) (第1/2页)
顾明建进了区委大院,就碰到马连贵刚从区委副书记谢文彦办公室出来。
谢文彦把马连贵送到办公室门口。
东坝区委有三个副书记。
一个分管党务、纪检、组织,一个分管经济,谢文彦是区里分管政法、宣传、精神文明这一块工作。
看到二人,顾明建连忙招呼:“谢书记,马所长!”
“明建来了?”谢文彦点点头,“刚才还在和老马说起你们罗河呢,今年争水出了好几起案子,除了‘5·31’外,都还有一起重伤,一起轻伤,全区因为争水引发的刑事案件总共才五起,咋个你们罗河乡一家就占了一大半?”
顾明建连忙解释:“这也不能怪我们,今年清江河水其实还可以,但是有几个村靠东风渠来水的就有点儿恼火,尾水太小了,分不够,天气又热,大家火气都旺,就难免……”
“明建,这些都不是理由,那个打成重伤的,听说了医了两三千,家里猪都卖了三条,还借了一屁股债,打人跑了,现在都没回来,一分钱没赔,伤者家属不是来派出所,就是来区委,估计在你们乡上也没少闹腾吧?”谢文彦脸色严肃。
“嗯,来了好几回了,村上也在做工作,但问题是打人的屋里也是穷得接灰,除了一个老妈在家里,还有两个姐姐早就嫁到外地了,派出所也去调查过,说没去他的姐姐家,也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也不愿意出钱,……”
顾明建也觉得脑壳痛。
今年流年不利,罗河很出了几桩案子,都是没抓到人,撂下一堆烂账。
受害人时不时到乡上村上闹,还有就是不交农业税双提款,乡里边也是难受得很。
“所里也在想办法抓人,但谢书记、顾书记你们也晓得现在这些烂贼出了事动不动就跑外省,不是山西就是广东,根本不和屋里联系,鬼晓得跑到哪里去了,你咋个去抓嘛?”
马连贵叹了一口气,“也幸亏‘5.31杀人案’周三娃抓到了,不然大家绝对不得清泰。”
几个人都在那里感慨,顾明建也顺口道:“马所长,刚才我还在派出所门口碰到建川,说去东坝镇上摸拐卖案子的情况,还主动问我们罗河情况,我也在说罗河这几年也有几起拐卖案子,如果有线索一并查一查嘛,建川做事很上心,……”
还没等马连贵说话,谢文彦也好奇地问道:“就是镇上中心小学曹老师的那个老二吧?刘书记对他印象很好,上次老田来也说起他,这么能干一个人咋个就在派出所里当联防呢?他老汉儿是纺织厂的,难道就不能在纺织厂找个活路干?”
“他是农村户口,户口还在东坝镇。”
马连贵一说谢文彦就反应过来了,半边户,户口随母,难怪。
“谢书记,顾书记,建川做事情很有一套,乡里边如果有招聘干部名额,可以考虑一下建川嘛,绝对能给领导扎起,……”马连贵毫不客气地趁机推荐。
顾明建笑了笑,没说话,这种事情他还没有资格插嘴。
罗河乡除了书记乡长,还有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人事问题他还插不上话,当然,也许快要和自己没关系了。
至于谢文彦,也是没有接话,太敏感了,见马连贵盯着他,只能挠挠头:“老马,这种事情你该给刘书记建议,不行和老罗说一下也行。”
“我当然要给刘书记建议,但是谢书记你也要帮到起敲一下边鼓嘛,联防队是区里的联防队,受区委领导,不是派出所的联防队,派出所只是业务领导,他们做的事情有目共睹,不能说乡镇招聘干部就把区属单位这些能做事的人丢到一边上去了,对不对?”
马连贵盯着谢文彦不肯罢休:“如果都只考虑各乡镇政府内部的人,那哪个还愿意在区上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呢?谢书记,你说是不是?”
谢文彦打了个哈哈,见推不脱,只能硬着头皮道:“行了老马,有机会我会帮着敲边鼓,不过老马,张建川是不是太年轻了,来联防队才半年,地皮都没踩热,咋个,你还真觉得明年他就可以去占招聘干部名额了?那咋可能嘛,再优秀也要干满两年再说啊。”
见马连贵脸一板,谢文彦又打了个哈哈:“我晓得联防队这帮人里边还有几个能做事的,除了张建川以外,罗金保,唐德兵,都非常不错,人家都是干了好几年了,没得功劳也有苦劳啊。”
“谢书记,派出所里边和部队一样,是打仗的活路,既要讲苦劳,更要讲功劳,关键时候你顶不上去,仗打不赢,案子破不倒,有个球用?派出所里边煮饭的老杨,要说给派出所煮了十多年饭,那苦劳更大,……”
马连贵这话就有点儿强词夺理了,连顾明建都听得笑出声来。
谢文彦也是连连摇头:“老马,你这就是耍横了哈,联防队里边几个,罗金保和唐德兵本来就是能做事的,资格也老,我说得没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