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京爷? (第1/2页)
第二天,秦远带着伊莲娜和武卫国直接出了门。
“远哥,直接去国贸吗?”武卫国把车开了过来,问道。
秦远摇摇头:“先转一转,好久没看看燕京了。”
他要去亲眼看看这个时代,感受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
九十年代初的燕京,正处于剧烈变革的前夜,新旧交替的痕迹无处不在。
古朴的四合院与正在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大厦比邻而立,形成奇特的都市天际线。
街上穿着灰蓝工装、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上班的人流,与偶尔驶过的进口轿车交织在一起。
路边的广播喇叭里还在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但沿街音像店的门口,双卡录音机里却大声放着邓丽君的甜歌或Beyond的摇滚。
一种蓬勃的、略显混乱的、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机,在寒冷的空气中涌动。
伊莲娜透过车窗,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
这与她昨晚窥见的燕京一角截然不同。
更与莫斯科的恢弘壮阔、秩序井然不同。
是一种更市井、更鲜活、更快速变化的景象,充满了烟火气和奋斗的痕迹。
车子不知不觉间,在长安街边一栋气派的大厦附近停了下来。
秦远仰头,目光扫过大厦顶端的金色大字——信和集团。
他心中清楚,这里就是燕京圈,乃至全国玩家中,某个领域的至高点了。
而几乎是同时。
信和集团大厦顶层,宽大的落地窗前。
何长青正端着一杯咖啡,目光淡漠地俯视着楼下那辆缓缓停下的黑色轿车。
他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秦远,自然清楚,那辆黑色轿车里坐着谁。
“你说,他一大清早的,在城里绕了半圈,最后特意在我这信和大厦门口停一下,是干嘛?”
何长青看向秘书出声道。
秘书恭敬地微微躬身,分析道:“何总,信和在燕京的实力众所周知。虽然我们不直接做贸易,但旗下涉及众多实体产业,根基深厚。”
“如果国内真要通过民间渠道与苏联展开一些……更深入的交易,必然会优先选择有强大官方背景和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
“数来数去,我们信和都拥有极大的优势。”
“这位秦总,如果是个聪明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他或许……是来示好,或者试探?”
何长青脸上露出了一丝掌控一切的微笑,这也是他昨晚深思熟虑后想明白的关键。
在家里老爷子的耳提面命和分析下,他无法看不清楚这其中的关节。
“你说的没错。”何长青抿了一口咖啡,“与他的远东贸易那种倒买倒卖的灵活相比,我们信和在涉及更高层面的、与苏联的潜在交易中,拥有他无法比拟的压倒性优势。”
他顿了顿,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玩味语气问道:“你说,如果秦远真的上来求合作,我要不要答应他呢?”
秘书斟酌着词语,刚想说“我觉得可以接触看看……”。
话未出口,就看到楼下的黑色轿车竟然重新启动,毫不留恋地驶离了路边,汇入车流,开走了。
秘书顿时语塞,有些尴尬地连忙看向何长青。
何长青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脸色由晴转阴,变得极其难看。
这种被无视、甚至是被刻意轻视的感觉,让他极为不快。
……
楼下。
“走吧,先去王府井店。”秦远对武卫国说道,平静地收回了目光。
对于这位高居排行榜第二的【万古长青】,他心中有忌惮,却并无畏惧。
在苏联那片广袤而复杂的土地上,可不是谁背靠着国内的权势就能玩得转的,那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的主场。
何况,要通关这个游戏,他也不指望着靠一两次成功的“以货易货”就能达成。
这些贸易手段,不过是他快速积累初始财富、打造护身符,并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苏联崩溃盛宴中撬动更大收益的杠杆罢了。
“万古长青.何长青。”
秦远默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目光冷淡。
没一会儿,车子在王府井百货大楼附近停下。
旁边就是著名的王府井商业街,此刻虽是天寒地冻,但已是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叫卖声、谈笑声不绝于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