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何方神圣? (第1/2页)
武卫国的目光从虚空之中的光屏拔离,羊城超仔的那句“掌握规则,运用规则,超越规则”给他印象很深。
他记得此前,羊城超仔说的是“了解规则,运用规则,掌握规则”。
现如今,毫无疑问,再进了一步。
而正是这“超越”二字,恰恰是对秦远的完美注脚。
远哥的所思所行,超越了当下绝大多数的玩家,远哥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似乎是与生俱来般的熟悉,实在是难以想象。
武卫国心中感叹着。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从机场返回的秦远和阿列克谢的车队。
合同签订完之后,那四架图-154客机的所有权已经正式归属秦远,他可以随时安排机组飞走。
不过,谢苗还有一众闻讯赶来的厂长们是死活要求秦远留下住一晚,让他们尽一尽地主之谊。
于是这一晚上,又是觥筹交错,喝酒吃肉,气氛热烈。
席间,借着这股热乎劲,秦远又顺势谈下了几笔关于铝材、特种轴承和工业机床的意向性大订单,乐得那些厂长们合不拢嘴,纷纷拍着胸脯保证优先供货。
唯一显得有些落寞的就是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格列涅夫,他们仓库里那些先进的火箭发动机还是没能找到买主。
正如谢苗之前提醒的,这玩意儿权限太高,不是他一个副局长能拍板卖的,必须向莫斯科的上级部门打报告申请。
而秦远这边,也需要在国内找到有能力、且有意愿接手这种“大宝贝”的单位。
尽管如此,秦远的心思却已经彻底活络开了。
一个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就有这样的好东西,那其他的设计局、研究院所呢?
比如留里卡-土星(飞机发动机)、比如彩虹机械制造局(导弹设计局)?好东西肯定还有更多!
而比这些冰冷机器更重要的宝藏是什么?
是人!
秦远清晰地记得前世,苏联崩塌后,美国和西方各国成了最大赢家,他们不仅收割了海量的国有资产,更以优厚条件引进了数以万计的苏联顶尖专家和工程师。
其中美国就吸纳了超过七万人,而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只争取到了几千人。
现在,他身处于这个时代洪流之中,或许能更早地布局,为国内网罗更多这些宝贵的人才。
这远比倒卖几架飞机、几台发动机更有意义。
从喧闹的酒席上借口出来透透气,刚刚还一脸醉意、脚步虚浮的秦远,走到室外寒冷的空气中,瞬间眼神清明,站得笔直。
他根本没醉,只是需要找个理由脱离那无休止的应酬,不然还不知道要被灌到什么时候。
武卫国一直尽职地守在附近,见他出来,立刻凑上前低声道:“远哥,群里彻底炸了,几乎所有玩家都知道了你在苏联‘罐头换飞机’的事情。”
秦远挑了挑眉,略有好奇:“他们怎么知道的?消息传得这么快?”
“是报纸,《消息报》今天头版刊登的专访,被一个在莫斯科的ID叫‘K3大倒’的玩家截图发到群里了。”
武卫国解释道,“我们发展的一些经销商里,本来就有不少玩家。虽然核心的几个都紧守着消息,但总有人会按捺不住。”
秦远点点头,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苏联市场如今就像一块刚被发现的巨大金矿,吸引玩家前来淘金再正常不过,他的经销网络里出现玩家是迟早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