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最后结算时依旧逃不过天命的收官——! (第1/2页)
雍正脸色缓和几分,点头应下。
不过,他忽然叹了口气:
“算来算去,朕的时日不多了……”
虽然具体寿命未明,但从天幕里透露的讯息推算,
弘历二十五岁登基,如今已二十多,
留给自己的时光,恐怕只剩数年。
不是每位帝王都能看淡生死,雍正也不例外。
“主子!”
李卫早就看出些端倪,却不敢开口。
此刻听到雍正叹息,顿时眼眶发红,扑通跪下。
“主子!您可得保重身体啊!”
他苦口婆心劝着雍正,别再如此操劳。
雍正的勤勉,在帝王中算得上最出挑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只当十四年皇帝便撒手人寰。
“哎,命数既定,人岂能逆改。”
雍正幽幽叹息。
“朕的时光有限,可该做的事还没完成。
得抓紧了。”
他倒并未生出延寿的妄念,
只想在剩下的几年,将大事处理妥当。
……
乾隆时期!
乾隆望着天幕里的画面,脸上浮现出笑意。
听见自己被称作“幸福指数天花板”,心底升起一抹傲然。
的确,从小便受父皇与祖父宠爱,与旁的兄弟全然不同。
后来被封宝亲王,几乎是明着告诉天下,弘历就是储君!
“八十九岁啊……”
乾隆悠然笑了。
“朕这寿数,真是够长的了。”
当然,在他心中若能再熬过九十,那才算真正圆满!
【乾隆他几乎就是一部高度精密的机器,赏罚分明,从不推诿责任,这一点便让许多皇帝都自愧不如。】
【在他统治时期,大清疆域扩张至历史极限。】
【乾隆的识人本领极强,能精准把握局势并合理用人。】
【即便缺乏亲历沙场的经验,他依旧能提拔将领并屡次收获战果。】
【他在处理朝政时展现出极高的效率与公正,能准确奖赏有功之臣。】
若从封建皇权的角度来看,乾隆确实登上了帝王的最高峰。
但也正因他越接近完美,对于国家的运行却反而是一种潜在的灾难。
甚至有人评价说,乾隆简直就是一台冰冷的运算器。
你将功勋与战果输入,他便将官职与赏赐准确吐出,分毫不差。
你把战败与失责上报,他立刻下达斩首凌迟的命令,连坐全家,一个不漏。
他的个人能力同样毋庸置疑,尤其是在分析政务、处理事务与信息收集上,几近极致。
即便自幼成长于深宫,却从未被臣下所蒙蔽。
他本人未曾亲历沙场,却能端坐京师,通过千里之外传来的层层奏折,精准掌握前线战况。
要知道,这些奏折来源驳杂,既有将领的,也有地方官的,还有八旗高层、乃至地方王公直接上奏。
其中自然不乏推卸责任、争功诿过,甚至夹杂私人恩怨而歪曲事实的内容。
乾隆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把这些立场各异、角度迥然的奏折细细研读、相互印证,最终还原出前线的真实局势。
不仅如此,他还能分辨出谁在撒谎,甚至能揣摩出对方撒谎的动机!
更厉害的是,他会把所有奏折留档整理,常常回头按时间线对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