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242章 :又是一年秋。

第242章 :又是一年秋。

第242章 :又是一年秋。 (第2/2页)
  
  他微微一顿,声音更加庄重。
  
  “麟儿初临人世,当以嘉名正身,寄望其未来,吾与夫人思虑再三,为其取名——”
  
  整个大厅瞬间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等待着那个注定将牵动并州未来的名字。
  
  张显的目光落在怀中儿子那懵懂纯净的小脸上,一字一顿。
  
  “张谦!”
  
  “谦冲自牧,温良恭俭,望其持身以正,待人以诚,虚怀若谷!”
  
  “张谦!”
  
  “好名字!”
  
  “谦冲自牧!寓意深远!小公子未来必成大器!”
  
  “贺喜将军!贺喜夫人!贺喜小公子!”
  
  短暂的寂静后,是如潮水般汹涌的祝贺声!
  
  荀彧,郭嘉等核心心腹眼中闪烁着欣慰与深意,赵云,黄忠等武将则露出由衷的笑容,各郡官员,豪族代表更是赞不绝口。
  
  洛阳来的使者,也连忙上前,奉上早已备好的,来自天子和十常侍的厚礼与贺词。
  
  “张谦…”邹婉低头,轻轻唤着儿子的新名字。
  
  “今日,吾儿张谦,满月之喜!亦是并州同庆之日!开宴——!”
  
  “贺小公子满月!”
  
  “贺将军弄璋之喜!”
  
  “并州同庆——!”
  
  欢呼声,祝福声,丝竹声,觥筹交错声,瞬间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淹没了整个前将军府,也淹没了晋阳城。
  
  ——
  
  满月宴后的几月。
  
  喧嚣与酒香尚未完全散去,并州大地已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最浓墨重彩的金秋盛装。
  
  炙热的暑气被清爽的秋风取代,天空湛蓝高远,阳光如同融化的黄金,慷慨地泼洒在无垠的原野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谷物成熟,瓜果飘香和泥土芬芳的醉人气息,那是丰收的味道,是汗水浇灌出的,最令人心安的力量。
  
  晋阳前将军府的书房,此刻的气氛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凝重而充满期待。
  
  巨大的沙盘旁,临时拼起的长条桌案上,堆满了来自各郡如同小山般的秋收账册。
  
  张显端坐主位,荀彧,五原事务结束回返的韩暨分坐左右,西河郡的郭嘉也来到了晋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正伏案疾书,进行最后汇总的户曹主事身上。
  
  户曹主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手中的算盘拨动得飞快,发出噼啪脆响,如同密集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一边计算,一边声音略带颤抖地做着初步汇报。
  
  “主公,诸位同僚…秋收…秋收大计,初步核验完毕!”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首推太原郡!”主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太原全郡,今岁垦田已达二百余万亩!其中,坡田,沙田等次田约三十万亩,皆按主公神策,广种南瓜!虽为次田,然亩产…亩产最低者亦有三千五百斤!最高者竟逾四千斤!三十万亩南瓜,总收…总收逾一千八百万石!”
  
  “多少??!”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郭嘉,此刻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茶盏险些脱手。
  
  户曹主事继续道:“上等良田百万亩,种植主公改良之麦种,精耕细作,辅以新式农具及追肥之法,平均亩产达三百二十斤!总收五百三十万石!
  
  另有六十万亩豆田,亩产近二百斤,收豆两百万石。
  
  剩余田亩种植粟,黍,糜子等杂粮,亩产虽不及麦豆,然总量亦极为可观!”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激动:“综算太原一郡,今岁粮赋总收,折算主粮,已逾…已逾两千六百万石!
  
  去岁流民大安置之耗,今岁军粮民食,绰绰有余!府库充盈,前所未有!”
  
  书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和抽气声。
  
  两千六百万石!这是足以支撑整个并州熬过漫长寒冬,甚至支撑一场大规模远征的恐怖储备!
  
  张显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又无比欣慰的笑容。
  
  现代南瓜家园改种后的战略价值,彻底解决了并州粮食安全的根本问题!这是穿越者的金手指,也是无数流民和农人用汗水浇灌出的奇迹!
  
  “好!太原丰收,根基已固!”张显沉声收拢喜悦。
  
  “西河郡如何?昭余泽新垦之地,也是今岁重中之重!”
  
  户曹主事连忙翻动另一册厚厚的账本:“回主公!西河郡昭余泽畔,去岁今春新垦荒田一百一十万亩!然新田初垦,地力未复,加之部分田亩水利尚未完全配套,故平均亩产…仅得一百五十斤左右。”
  
  这个数字让众人高涨的情绪稍稍回落,但也在预料之中。
  
  开荒第一年,能有此收成已属不易。
  
  “其中。”主事继续道。
  
  “六十万亩种植耐瘠薄之粟,黍,亩产约一百四十斤,三十万亩种豆,亩产一百六十斤,剩余二十万亩试种冬麦,亩产仅一百二十斤。
  
  总计收粮约两百七十五万石,虽远逊太原,然此乃新地初成,潜力巨大!假以时日,待水利完善,地力提升,亩产翻倍可期!”
  
  荀彧点头:“此乃应有之义,新垦之地,首年能有此收成,足见流民安置与授田之法卓有成效,更赖工曹司农具,曲辕犁普及之功,有此根基,昭余泽未来必成并州又一粮仓!”
  
  “西河郡畜牧呢?”韩暨更关心这个,匠造营的皮料,油脂,肉食乃至部分军械辅料,都依赖于此。
  
  提到畜牧,户曹主事脸上重现光彩。
  
  “韩司放心!西河畜牧,大获成功!去岁安置流民,同时推行户养官助之策,由郡府提供牛羊羔崽,改良苜蓿及兽医,农户负责放牧饲养,出栏后按比例分成。
  
  今秋盘点,仅官牧及分成所得,牛就有八千余头!羊,新增五万七千余口!猪,新增三万两千余口!鸡鸭鹅等家禽更是不计其数!皮毛,肉食,乳品产出极丰!
  
  原先草场归化牧民就更不用多说,西河郡牧产只能说是源源不断!”
  
  “好!好!好!”韩暨连道三声好,激动得直搓手。“皮料油脂不缺矣!”
  
  张显也满意地点点头。
  
  昭余泽的开发,西河郡农牧结合的模式初见成效,往后能为并州提供了重要的肉食和手工业原料来源。
  
  最后,户曹主事的语气变得谨慎了些许。
  
  “至于五原,朔方,上郡三郡…新复之地,百废待兴,去岁徙民安置,修缮城池,恢复屯垦已耗尽心力,今岁所垦之田,多为零星小块,且多为新附胡汉混杂之民,耕作粗放。
  
  虽开荒农械供给充足,然三郡总收折算主粮…仅勉强维持徙民及少量驻军口粮,尚有不足,仍需太原,西河调粮接济。
  
  所幸三郡水草丰美,畜牧略有产出,可稍补不足,欲待丰足,非三五年之功不可。”
  
  众人闻言,并无太多失望。
  
  新复边郡的艰难,早在预料之中,能维持自给且初步站稳脚跟,已属不易。
  
  张显目光扫过沙盘上那辽阔的北方三郡,沉声道:“三郡新定,根基未稳,人口不丰,今岁能自持大半,已足见诸位辛劳。
  
  后续当以稳固秩序,兴修水利,广种牧草,鼓励畜牧为先,粮秣不足,由太原,西河全力支应!待根基夯实,再图大举开发!”
  
  “主公英明!”众人齐声应诺。
  
  户曹主事终于汇总完毕,做出总算。
  
  “主公!综算并州全境今岁秋收总账,太原,西河两郡,粮秣总储折算主粮,已逾三千万石,畜牧产出丰盈,皮毛油脂充盈!
  
  扣除三郡支应,军粮储备,官吏俸禄,匠造营耗用,以及预留之灾荒储备…尚有巨额盈余!足够支撑百万之民一年之需而绰绰有余!并州仓廪之实,亘古未有!”
  
  “三千万石!”
  
  “亘古未有!”
  
  所有人都被这个庞大的数字震撼得久久无言。
  
  张显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紧闭的窗棂。
  
  一股混合着谷物清香的秋风涌入书房,吹散了账册的墨香和凝重的气氛。
  
  窗外,晋阳城的屋宇沐浴在金秋的阳光下,远处依稀传来市井的喧闹和孩童的欢笑。
  
  他望着这片他一手缔造,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生机的土地,胸中豪情激荡,如同眼前这无边无际的金色原野。
  
  有了这如山如海的粮秣,有了这稳固的根基,并州的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传令各郡!”
  
  张显转过身:“今岁农赋,凡我并州在籍之民,无论新附旧户,所纳田赋,一律减免三成!余粮,由郡府按市价敞开收购!所得钱帛,优先用于兴修水利,购置新式农具,推广良种,奖励耕织!此乃与民休息,固本培元之策!”
  
  “再令工曹司,匠造营!”他目光转向韩暨。
  
  “以今岁盈余之粮秣,皮毛,油脂为基,扩大工坊!增招匠户学徒!水力锻锤,蒸汽工坊,凡有条件者,全力开动!农具,军械,车船,民生日用…能产多少,就产多少!”
  
  “诺!”韩暨激动地抱拳,声音洪亮。
  
  “最后。”
  
  张显的目光扫过沙盘上那辽阔的疆域,最终定格在北方阴山之外那片广袤的瀚海。
  
  “吕布狼骑,归义突骑再入大漠!加快大漠舆图绘制!”
  
  “谨遵前将军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