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表官 (第1/2页)
刘宏斜倚在御榻上,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串温润的玉珠。
目光在何进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和袁隗那清癯的面容上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侍立在一旁,低眉顺眼的张让身上。
“张常侍。”
刘宏的声音拖长了调子:“并州那边…前些日子是不是又送了些北地的土仪进宫?”
张让立刻堆起谄媚的笑容,趋前一步,尖着嗓子道:“回禀陛下,张将军忠心可嘉!前几日刚有快马抵京,送来了上好的白狐皮三十张,上党老参十对,赤金狼头冠一顶,还有…并州新酿的寒潭香百坛,晋阳烈酒三斤,白霜糖百斤。
老奴已命人收入内库,张将军进献说那烈酒太烈不知陛下是否心喜,若是钟意下次再多送一些。”
(太监就是皇帝家奴别杠我这个了)
“哦?晋阳烈?就是那个边地人喜爱的晋阳烈?”刘宏似乎来了点兴致,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
“听说辣得很?是个怎的滋味?”
“哎哟,我的陛下!这酒可够劲多了!据说在并州军中,天寒地冻之时,抿上一口便能暖遍全身!是驱寒的好东西!”
张让眉飞色舞。
“嗯…”
刘宏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目光再次扫过殿下剑拔弩张的群臣,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讥诮。
他慢悠悠地坐直了些身体,看向袁隗。
“袁司徒,你说张显筑京观,有伤天和?”
“是,陛下!仁德泽被四方,方为圣君之道!如此酷烈手段,恐失远人之心,更损陛下圣德!”
袁隗躬身回答。
“失远人之心?”
刘宏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嗤笑一声。
“那些被筑了京观的远人,前些年在幽并边境烧杀抢掠的时候,可曾想过仁德二字?朕的百姓被掳掠为奴,冻毙于道的时候,他们的心又在何处?”
袁隗一时语塞。
刘宏又转向何进:“大将军说,该赏?”
“陛下明鉴!张显之功,可比卫霍!当重赏以励将士,使其安心为国戍边!”
何进连忙道。
“卫霍…”
刘宏咀嚼着这两个字,眼神有些飘忽,似乎在追忆武帝时的赫赫武功。
片刻,他收回目光,懒洋洋地挥了挥手。
“吵来吵去,无非是怕那张显尾大不掉,又舍不得北疆开疆拓土这份大功。”
他一语道破,殿中诸臣脸色各异。
“张常侍。”刘宏再次点名。
“老奴在!”
“拟旨。”刘宏的声音恢复了那种慵懒的调子。
“晋乡侯,前将军张显,北逐胡虏,扬威塞北,复我五原故郡,功在社稷,着加食邑一千户。
赐金千斤,帛千匹!所部将士,论功行赏,着张显具表上奏!”
“陛下!”袁隗等人脸色一变,刚想开口。
“然。”刘宏话锋一转。
“五原新复,百废待兴,胡情未靖,着张显暂领五原太守,全权处置五原军政,务求稳固!所需官吏,钱粮,匠户,可由并州自筹,朝廷酌情拨付。”
说是朝廷酌情拨付,实则就是告诉你自己开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袁隗,崔烈等人,慢悠悠地补充道:“至于袁司徒所虑…着司隶校尉部,遣精干之人,以犒军为名,北赴五原,观其行止,察其军民之情,据实回奏。”
“陛下圣明!”何进大喜过望,抢先一步高声赞颂。
他觉得刘宏是在亲近张显,于是更加觉得自己当初那道密令下的太对了,虽是误打误撞但也真的巩固了他的权柄。
但刘宏真的是在亲近张显吗?
是,也不是。
张显的作用此刻不过是用来吸引目光的招牌而已。
朝中文臣势大,所以刘宏才会百般嘉奖张显,让朝中臣子觉得张显圣眷正浓,以此发展出一批想要交好张显乃至投靠张显的派系出来。
继而分散大臣们铁板一块的格局。
至于何进,如果没有张显出现,他才是这个招牌,不过现下倒也挺好,他成了第一批想笼络住张显的重臣,算是无心插柳了。
袁隗脸色铁青,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这是陛下在搞平衡。
派司隶校尉的人去,既是监视,也是警告。
“都退下吧。”刘宏意兴阑珊地挥挥手,仿佛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朕乏了,张常侍,把那晋阳烈,给朕温一壶来。”
“老奴遵旨!”张让笑得如同一朵菊花。
【……臣荀彧,顿首百拜,诚惶诚恐,谨为北疆安靖,五原永固事奏闻陛下,前将军张显,奉天威,仗神武,摧破胡庭,复我五原故郡,收阴山之险,功莫大焉!
然,胡虏虽破,其性难驯,五原地广人稀,城垣尽毁,非重兵良将无以镇慑,非通晓戎机者无以抚绥。
臣观度辽校尉黄忠,勇冠三军,威震朔漠,深谙胡情,守土有方,忠贞不二,此人乃国之干城,北疆柱石!伏乞陛下天恩,擢升黄忠为护匈奴中郎将,协防阴山诸隘!绥靖地方!如此则北疆可固!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昧死以闻!】
第二日,在有心人的散布下,关于并州表官的折子传播了士人圈中。
这并州表官的人可不仅是黄忠一人,军中大小武将,包括吕布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都有表奏。
袁隗的府邸书房内,他将那份奏章的抄本狠狠摔在书案上,震得笔架乱跳。
“荀文若!好一个荀文若!竟敢如此明目张胆,为其主爪牙请官!亏他还是颍川士人!黄忠?吕布?刘备?无名下将!此等贱人,安能牧守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