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粮票 (第1/2页)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荀彧麾下一众官吏几乎都在各地粮仓辗转。
而后将熟田秋收之粮的数据带回。
虑虒县的熟田是重点关注中的重点!今岁秋收之数也让人满意非常。
而得益于虑虒县的经验,今年各县秋收之粮也颇为丰盛。
经过半个多月以来的总计总结,光和七年的粮秣也皆已登册入库。
虑虒县:五百四十万石。
晋阳县:二百八十万石。
盂县:二百万石。
榆次县:一百九十万石。
祁县:一百五十万石。
京陵县:一百四十万石。
阳曲县:一百四十万石。
寿阳县:一百一十万石。
狼孟县:六十四万石。
其他实控边县:约六十八万石。
太原郡熟田总计:约一千八百八十二万石!
而且这还只是熟田的秋粮产量。
还要加上夏收以及流民田地的数据录入。
虑虒及各县喜冬麦夏收入粮约一百五十万石。
全郡新垦流民田所缴纳秋税约一百三十余万石。
今年太原郡粮食总收,已突破两千一百万石大关!
当荀彧将最终汇总的数字誊抄于特制的皮纸上后,整个厅堂鸦雀无声。
陈纪手中的算盘珠子定格,韩暨张了张嘴,王烈捻断了数根胡须。
两千一百万石!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他们想象力的极限。
“仓…仓廪实…而知礼节…”荀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望向主位上的张显,眼神中的敬仰已经溢于言表。
而坐在主位上,张显的手指摩挲着眉眼,今岁收粮两千多万石代表着他手下的钱粮格外充盈。
流民的安置已经困扰不了他了。
但新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太原改制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之久,这一年半中吏治,道路,匪患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地方好了,自然就会让商贸繁盛,吸引来大量的客商,外商。
新的问题就在这些商人们身上。
凝思片刻,他伸出了一只手让本就鸦雀的厅堂更加的肃静,众人的目光也皆从粮单上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还没到可以高兴的时候,文若。”
“在。”
荀彧微微起身示意。
“各地各县的粮食充盈,大量聚集的商贩目光自然也会放到这笔粮食上。”
“给你们一个任务,太原的粮食,一颗都不许走出太原!”
荀彧迅速反应了过来:“主公的意思是”
陈纪接话:“主公的意思是要设立平粮点?以防止各地商贩在粮食充盈时低价屯粮,而后又在青黄不接时高价放粮?”
毕竟是在官场蹉跎了十数年的官员,一些龌龊之事,陈纪的反应要比王佐之才更快。
张显微微点头:“不止是平粮点,公至。”
他的目光看向自己最为信赖的人。
韩暨望去没有说话,但张显知道他这是等着自己直接下命令了。
他挥了挥手:“开放所有民生工坊库存,布,盐,工具,牛马羊猪鸡鸭鹅等所有百姓有足够存粮后想要置换的物件,都敞开了供应市场。”
“传信司法曹赵石,让他动起来,巡视各县,任何敢给我玩低收高卖蛊惑黔首的商贾都给我狠狠地罚!”
“诺!”
韩暨二话没说,拱手一礼后就走出了厅堂。
如今太原郡所有的匠艺相关的事都是由他管辖。
“王公。”张显目光望向王烈。
“使君直言。”王烈抚须而立。
“秋收之后会有片刻农闲,这些时日便要劳烦你多走动乡野告知百姓该如何守住自己的东西。”
“使君仁善。”王烈抚须一笑点了点头。
很少会有主官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万分庆幸自己当初答应了荀彧入仕,虽说那时他多是看在荀氏的面子上才出山的。
但经历了这一年半载,他是打心底里认可自己的这位使君,甚至有些像关爱自家子侄的舔犊之情。
厅堂内再走一人。
张显长出了一口气,太原郡的核心就是他以及这几位。
外在的武将张辽,赵云,赵苟,黄忠,外在的文臣戏忠,郭嘉。
能跟他一起议事的,也就荀彧,韩暨,陈纪,王烈四人。
他们十一人组成了太原郡的大脑与手脚。
又是思索片许,张显再次出声:“文若,拟书大陵,告知奉孝该放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我给他们一年的时间,收复西河!归化西河草原人!”
“元方!吏员方面你继续负责,所有学所,扫盲夜校皆由你调度,两年时间!我要看到不少于三万之数的吏员储备。”
“诺!”
荀彧,陈纪两人纷纷领命。
当天。
郡府开仓平粮放开商品的政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各大邑县的市集上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但这涟漪带来的不是混乱,而是令人心安的稳定。
各县官仓直接挂牌,在市集显眼处设立平粮点,巨大的木牌上,每日用醒目的朱砂书写着当日的官定买卖价。
各类商品物资也是敞开了供应,平粮点附近,布匹,盐,工具,牲禽都是敞开供应。
吏员手持标准量斗,高声唱喏,以粮换物,以钱购粮童叟无欺。
排队的人群虽长,但秩序井然,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今日排不到,明日还有,官仓的粮食,如山如海,取之不尽。
消息灵通的粮商们,前一晚还在盘算着如何趁着新粮上市压价收购,待冬春青黄不按时再高价抛出。
然而,太原郡府这雷霆万钧的平粮令一出,看着官仓那深不见底的粮食储备和挂牌价,所有囤积居奇的念头也瞬间化为了泡影。
又试图来硬的的,还没等他开始祸害,司法曹一行便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群涌而来。
赵石的铡刀顷刻而至,他也不说什么大话,甚至不动用刑罚,就张着眼睛看着那一伙想来硬的的人。
司法曹的大名早在太原如雷贯耳了,为首掾史赵石也得了个铁面的称号。
开端以豪强之血浸染的司法铡刀直接就让这些人萎了,生不起任何其他的心思。
而对普通百姓而言,余粮变成了活钱,也让集市焕发了生机。
对于新安置的流民来说,这场景如同梦幻。
他们手中那些除去口粮,种子和租赋后剩余的少量粟米豆子,或是自家院子里收获的南瓜,原本还担心卖不出价,甚至烂在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