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苍天已死! (第2/2页)
“反了!反了!”班头吓得魂飞魄散,挥刀乱砍,却被几个疯狂的流民扑倒在地,石头木棍雨点般落下。
其他衙役也瞬间被汹涌的人潮淹没,惨叫声被愤怒的嘶吼彻底掩盖。
骚动如同瘟疫般蔓延。
附近的流民点,听到动静,看到那星星点点的黄布条在风雪中晃动,如同看到了燎原的火种。
越来越多的流民撕下衣襟,用能找到的任何黄色染料,黄土,植物甚至是尿液,染黄布条,裹在头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杀狗官!开仓放粮!”
“去找大贤良师!求活路!”
简陋的武器被分发下去削尖的木棍、锈迹斑斑的柴刀,沉重的农具。
愤怒的黄巾人流,如同决堤的浑浊洪水,在瘸腿老道和那个绝望妇人的带领下,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巨鹿郡的方向而去。
巨鹿郡,广宗县。
张角披着旧皮袄,伏案疾书。
案头堆满各地传来的密报,眉头深锁。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思绪,他抬头朝门口望去:“何事这么慌张?”
张宝推门而入,带进一股寒气,脸色煞白:“大哥!出事了!清河郡…有大批信徒提前裹了黄巾,杀官夺械,正朝广宗涌来!领头的是个老妇跟半大小子…还带着个被打得快死的老道!”
张角猛地站起,带倒了笔架,墨汁污了刚写的绢帛:“提前了?!多少人?!”
“不知具体!但沿途裹挟,已成洪流!官府肯定已惊动!我们…我们还没准备好啊!”
“什么时候的事?”
“快大半天了!那些信徒们都朝广宗来了,该怎么办大哥,要不要管他们?”
张宝有些心急,预定的起义时间根本就还没到,按照大哥张角的意思他们起码还要再等一两年才会动手。
上次从桃源回来后,自家大哥就格外的注意信徒的内在培养,教书识字,积蓄钱粮,甚至于在这期间他们还抓出了不少在太平道里的三心二意者。
三十六方都听从了大哥的嘱咐忍着撑着,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最先没沉住气的反而是自己所在的冀州,还是相邻的郡县!
张角紧了紧身上的皮袄,走到窗边叹了口气,他瞭望着星空但在无数乌云的遮蔽下,他连月光都看得不太清楚。
“唉”
“时也.”
“命也.”
“这是黄天在提醒我们”
“不能再等了,我们能等,但这百姓已经等不了了,天下众生苦汉.”
“久矣!!”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浑浊的眼中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
“虽非吾愿!但苛政酷吏生生将黄天逼出!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信众羸弱一旦不管他等,我太平道十数年的经营都有可能付之一炬!”
“那!便不等了!”
他猛地挺直佝偻的脊背,一股慷慨无畏之意勃然而生、
“宝弟!”
“在!”
“传令!点燃烽火!敲响聚众鼓!派出快马告知各地方帅,渠帅!”
他抓起案上象征大贤良师权威的九节杖,杖头指向门外无边的黑夜,声音如同金铁交鸣。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今日我等.”
“起势!!!”
“诺!!!”张宝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点燃,化作熊熊火焰,转身冲入风雪!
子夜。
广宗县内不知何时多出了很多行走的人。
他们人人头戴着黄巾,皆是虔诚的朝着县府的位置汇聚。
其中甚至还有不少穿着衙役皂服的底层吏员!
不止是广宗县内。
县外同样也是。
秘密的消息就像是湖面上的涟漪荡漾开来,传遍四方。
在广宗县内黄巾信众聚集的时候,许多快马也奔向了四方。
城外隐匿在村庄,山林中的太平道营地瞬间沸腾!简陋的武器被分发,简陋的黄旗被竖起。
渠帅们站在高处,挥舞着刀剑。
“大贤良师有令!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杀狗官!开仓放粮就在今日!”
没有预想中的周密部署,也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
但广宗县衙的抵抗却微弱得可怜,县令试图组织家丁抵抗、
却被早已裹了黄巾的衙役从背后捅了刀子。
城门被内应以及黄巾信众打开,城外汹涌的黄潮瞬间涌入!
这股黄潮是汹涌的人头,是简陋的武器,是无数双在黑暗中燃烧着怒火与求生欲望的眼睛。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高举着一切能举起的“武器”,发出震耳欲聋、混杂着无尽苦难与希望的呐喊。
“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啊!”
声音汇成洪流,冲破风雪,直上云霄!
广宗县内立起了无数的火把。
张角站在高台之上,明黄头巾在风中翻卷,如一面逆命的旗帜,深青道袍上的八卦纹隐隐泛光,手中九节杖点地时,他大喝道、
“黄天的子民们!汉失其鹿,天下共逐!苛政如虎,官逼民反!今日,吾等承黄天之命,顺万民之意,揭竿而起!”
“传吾号令:三十六方!八方响应!凡我黄巾所至,诛贪官!开府库!均田亩!”
“以我黄巾热血!换天下——太——平——!”
“太平!!!”
“太平!!!”
“太平!!!”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彻底淹没了广宗城!无数简陋的黄旗在火把映照下招展,汇成一片翻滚的黄色怒涛,向着冀州,向着中原,向着大汉王朝腐朽的根基,汹涌扑去!
时年184年,二月初四,立春。
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为号。
黄巾。
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