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147章 :平衡

第147章 :平衡

第147章 :平衡 (第2/2页)
  
  权衡一道,虑虒一众皆无能比荀彧更强者,即便是韩暨,还真就如他自己当日所说,荀彧之才就连他这个昔日张显帐下最得力的文臣也要退避三舍。
  
  张显摇了摇头,清除杂念,笔锋而下、
  
  “臣使匈奴中郎将张显,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拜表以闻……臣访得太原贤士二人,才德足堪大用,伏乞天恩拔擢,以安地方,以彰圣化……”
  
  笔锋落处,对王烈极尽推崇、
  
  “故太学生领袖、海内大儒郭林宗之高足王烈公,学究天人,德行高洁……昔避浊流,隐于乡野……臣举荐王烈公为太原郡丞,主理教化,表率群伦,并请加‘光禄大夫’荣衔,以慰其德……”
  
  对陈纪也不吝赞誉、
  
  “颍川名门之后,故太丘长陈公之嗣子陈纪,字元方,家学渊源深厚,才器宏深敏达……昔因风骨嶙峋,不附权贵,屈居下僚,实为明珠蒙尘……臣察其经纬之才,沉毅明断,足可任剧邑繁剧……恳请授为太原郡功曹从事,以展其能……”
  
  数日后,洛阳。
  
  中常侍张让的私邸深处,暖阁熏香。
  
  一方温润如凝血的和田血玉蟠龙璧在他保养得宜的手中反复摩挲,玉璧的龙纹在烛光下仿佛要腾空而起,映得他狭长的眼眸精光闪烁。
  
  旁边错金博山炉升腾着袅袅紫烟,异香扑鼻,几案上,还堆着上好的并州紫貂皮和成箱的糖霜。
  
  “啧……这张显,倒是个懂事的。”
  
  赵忠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满足,指尖划过貂皮柔滑如水的毛尖。
  
  “边鄙武夫,难得这份‘孝心’和眼力劲儿,晋阳那点事,王氏嘛……树大根深,难免招风,倒了也就倒了,重要的是,天子眼前,得有个明白人说话。”
  
  张让嘴角扯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将玉璧小心收入锦盒。
  
  “说的是,这张显,识得大体,晓得谁是真正在御前明察秋毫之人,不过也亏得他是误打误撞,近些日子陛下被那些世家大族气的厉害,这不刚起了气头就有忠良给陛下出了口恶气。”
  
  “这张显呐,也是员福将哟~”
  
  司徒杨赐府的书斋,檀香清冽。
  
  这位四世三公的魁首展开荀彧代笔的长信,初时眉头微蹙,待读到王氏通敌卖国、资敌铁器盐粮时,捻着胡须的手指猛地一紧,竟生生捻断了几根花白的胡须!
  
  一股凛然的怒气自他眉宇间升腾而起。
  
  他强压怒火继续读下去,信中描述的边关危如累卵、胡骑肆虐的景象,以及张显草创的减赋、司法、用寒士等新政,又让他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陷入长久的沉默。
  
  最终,他将信纸缓缓折起,收入袖中,对着窗外的沉沉夜色,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手段酷烈……然观其心迹,似以社稷边防为念。新政若真能施行……倒也算……一剂猛药。”
  
  敌意虽未全消,但那份冰冷的审视已然松动。
  
  谏议大夫刘陶的府邸则截然不同。
  
  这位以“鸣凤”之烈著称的大夫读完信,猛地一掌拍在书案上,“啪”的一声震得笔架上的毛笔都跳了起来,墨汁溅湿了袍袖。
  
  “杀得好!痛快!”他须发戟张,眼中怒火如炽:“王泽此獠!通敌卖国,死有余辜!张显此举,是为国锄奸!大快人心!”
  
  他激动地在室内踱步,目光扫过信中“设‘司法曹’以平民冤”等字句。
  
  “好!此等新政,正合吾意!此子有胆魄,有担当!边关有此人,或可稍安!”
  
  他对张显的观感,由疑虑转为激赏。
  
  太尉陈耽的关注点则牢牢锁在军事边防上。
  
  他反复咀嚼着信中内情,脸色铁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王氏该杀!千刀万剐亦不为过!”
  
  再看到张显迅速整军、修缮关隘的举措,紧绷的脸色才略略缓和:“临危受命,行事果决,颇知兵事之要……边陲糜烂至此,或许……真需此等霹雳手段方能整肃?”
  
  他对张显的果断和那份边防意识,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悄然间,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王氏的罪责之上,而太原郡守王泽遭遇刺杀而亡的事反而被淹没在了许多的信息之下。
  
  即便王柔接连奔波,但失去了王氏臂助的他,此时也难以发出稍显音量的声响。
  
  与此同时,关于太原郡的风声,也悄然在洛阳士林间流淌开来。
  
  “听说了吗?那张显在太原,竟敢减田赋三成!还要设什么‘司法曹’,专审豪强欺压小民的案子?”
  
  “真的假的?王氏倒了,他就不怕得罪其他世家?”
  
  “据说是真的!还有,他大胆启用了好几个出身寒微但确有实才的士子为吏,不拘一格啊!”
  
  “哼,哗众取宠!不过……若真能施行,倒也是边民之福……”
  
  议论纷纷,毁誉参半。
  
  但当张显那份举荐王烈、陈纪的奏章终于送达尚书台,并在朝会上被当众宣读后,整个洛阳朝堂的焦点,瞬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扭转了方向。
  
  “王烈公?郭林宗的高足?他……他竟应了张显之请,要出山了?”殿中一位老臣失声惊呼,满是不可置信。
  
  “天啊!王公隐居多年,清望如山,连三公征辟都婉拒,如今竟愿为太原郡丞?主持教化?这……这……”另一人喃喃道,震撼不已。
  
  “还有陈元方!颍川陈太丘的公子啊!名门之后,竟屈居县学博士多年?如今也被举荐功曹?”有人迅速捕捉到了另一个名字的分量。
  
  “王老德高望重,若由他主持太原教化,士子之心必安!此乃善举,大善!”
  
  “陈元方家学渊源,治理晋阳首县,正当其才!张显此荐,颇有识人之明!”
  
  “如此看来,张显并非一味排斥士林、专权跋扈之辈?他既能请动王烈,又能识拔陈纪,这……”
  
  朝堂上关于张显“专权跋扈”、“擅诛大臣”的汹汹质疑声浪,在这两位重量级贤才出山的震撼消息面前,如同撞上礁石的潮水,迅速地消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