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2/2页)
他这个假期可没闲着,除了教注音就是背书……事实上从决定治《礼记》那天起,苏录就开始背诵《小戴礼记》了。
因为不管拜谁为师,这本书都属于基础教材,背了准没错。
在二哥的鼾声辅助下,他已经把整本书都装在了脑子里,而且按照‘宫殿记忆法’分门别类。只要想到哪一章哪一节,思维自动就会把他送到,对应的那面墙前。
那心灵宫殿的墙上挂着蕉叶纸,上头记载着所有《小戴礼记》的内容……
~~
检查完了苏录的掌握情况,朱璋便毫无过渡地开讲第一堂课。
这时书童送来了朱子和的书本和文具,他匀给了苏录一套笔墨和一个空白的作业册。小声道:“知道为啥催你来了吧?老头儿脾气太急了,你再不来他就急死了……”
苏录微微点头,点点头,摊开本子提起笔来,全神贯注听先生讲课。
“我儒家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乃三礼之首,是记载周朝设官分职之政典;《仪礼》详记冠、婚、丧、祭、朝、聘等仪节。《礼记》是对前两者的解释与阐发。”
“三者形成‘制度——仪节——义理’的三礼体系,而非包含关系。学者治《礼》当三礼并举,不可偏废。具体研学时,顺序正好倒过来,要先学《礼记》明其礼义;再学《仪礼》习仪节;最后学《周礼》通其制度……”
“所以今天就先讲,如何学习《礼记》……”
苏录听了小半个时辰,就感觉到了跟之前上课强烈的不同。也不知是治经阶段都如此,还是朱先生的个人上课风格,总之信息密度极大,一句废话都没有,漏了哪一句都有听不懂的可能……
必须要全程精神高度集中,手脑耳全都飞速运转,才能跟下来……
~~
与此同时,叙泸兵备道衙门。
兵备道初设于洪熙年间,本是为应对武官不熟悉文墨的问题,由文官前往各都司处整理文书、商榷机密,开了文官参与军务的先河。
土木之变后,文官彻底掌握了中央军权,兵备道便成为他们控制地方军权的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普遍设立。其主要职责是整饬地方军事,包括管理辖区内的军队、钱粮、屯田、训练。
此外,兵备道还承担了指挥辖区内军事单位,镇压流民、缉捕盗贼等,原本属于都指挥使司的职责。大大削弱了各省都司的权力,加强了文官对卫所的控制。
比方叙泸兵备道,泸州叙州和三卫一宣抚都归其管辖。基本上没四川都司什么事儿了……
所以卢知县要借用军队剿匪,不光得跟州里汇报,还得跟兵备道汇报。
去年年根下,他为此又来过一回泸州,专门请示了知州大人,并获得了直接向黄兵宪汇报的许可。
所以剿匪一成功,他就急忙来道台衙门汇报了。
因为是过年期间,黄兵宪并未坐衙,是以通禀之后,门子便将卢知县引至后宅。
“我家老爷说,这几天卢知县会来。若是恰好不在府上,就请卢知县稍候。”管家得了黄兵宪的吩咐,请卢知县到花厅用茶。
来到花厅门口时,卢知县小声吩咐苏泰在门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候着。
他和黄兵宪级别差得太远,不能直接把苏泰带到对方面前。必须要先得到许可才行。
苏泰便老老实实等在外头,结果等啊等等啊等……就是不见黄兵宪回来。
卢知县因为等得太久,不自觉地不停饮茶,结果有了尿意,又怕被黄兵宪的家人笑话,便忍着不去解手,只觉膀胱越来越紧……
倒是苏泰除了等得脚麻,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也不知过了多久,反正卢知县已经开始眼冒金星子了,终于听到了屏风后传来爽朗的大笑声……
廊下,苏泰听到那笑声,也知道黄兵宪可算回来了,便赶紧站直了身子,深吸口气,把精气神调整到最佳。
别看他憨憨的,知道什么时候该瞪起眼来……
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回廊尽头,一声女子的惊呼:“咦,是你?!”
苏泰闻言茫然转头,便见两个陌生的少女站在通往月亮门的回廊下。
其中一个看着有些眼熟,刚才喊出声的也是她,但他一时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俺?”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那少女本来还有些不太确定,一听到他这个独特的自称,便再也不怀疑道:“对,就是你,我可算找到你了!”
ps.感谢大家,拿到万订徽章了。当月过万的历史书极少,所以可以说,我们丢掉的基本拿回来!无以为报,只能继续三更!继续求月票订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