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夏哥儿立功了! (第1/2页)
来的正是二郎滩和太平镇的儿郎们!
那日喝完满月酒,老爷子便将马千户的话转告给族人们。
大伙的反应出奇一致,没二话,一定要灭了这帮水匪,替何家兄弟报仇!
山民们的逻辑十分朴素,既然得了二郎酒的利,就该对得起何家兄弟。
没机会时也就罢了,现在有机会还缩头,实在太丢份儿了。以后酿出酒来都是酸的……
马千户见状也下定决心,对自己的部下进行了动员。
太平镇扼守太平渡,对面是从唐朝时便盘踞播州的杨家,还有生苗、都掌蛮环伺。马千户的军队可不像内地卫所那样废弛,不然那帮蛮夷早就反了天了。
当然像国初那样,让军队全员保持战斗力也不现实。所以他奉行精兵政策,用养一千个兵的钱来养三百能打仗的精兵,剩下的都糊弄事儿……
这次他带出来的又是直属的百人队,已经类似于指挥、都指挥麾下的亲兵了,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是整个千户所最强的,而且格外听话。
当然周百户的人不在其列……
再加上县里开出的重赏,将士们欣然听从了千户大人的命令,并担纲此次战斗的主力。
~~
决定出战后,马千户又叫上老爷子,到县衙跟卢知县连夜商讨此战方略。
卢知县起先还没把老爷子当回事儿。但很快就发现,这小老头居然对泸州的水文地形了如指掌。
马千户这方面比老爷子差了一大截,所以才会叫他一起来。
事关全族壮丁的安危,老爷子也就当仁不让了。他沉声分析道:
“上白沙一带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如果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然徒劳无功!”
“说得太对了!”一番话就把卢知县和尤幕友征服了。这是他们徒劳无功好几次,才总结出来的教训。老爷子却能一语中的,水平不光比他们高多了,也比泸州城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厉害。
“加之我们是步卒,不习水战,所以更要出其不意,避免正面作战。但鉴于上白沙水匪与县里联系十分密切,这会儿肯定已经有人通风报信了。”
“那是肯定的,很多水匪本来就是县里破落户。”尤幕友点头道。
“所以目前他们应该很警惕,很难偷袭成功。”老爷子判断道。
“那这仗没法打了?”卢知县对打仗是八窍通了七窍。
“当然有法打。”老爷子却成竹在胸道:“打仗不是过日子,讲的是兵不厌诈,把敌人骗住就能赢!”
马千户看他一眼,心说你过日子也没少用兵法啊……
便听老爷子又道:“咱们可以用一招瞒天过海,先假装撤走,然后杀它个回马枪!”
马千户:‘还是一样的招数……’
吐槽归吐槽,这个计策本身还是很妥当的。事实上,能奏效的计策,就是这样朴实无华,因为只有简单,才有可操作性。
想让对方上当,更多要靠执行层面,而不是计策本身。
三人又通宵敲定了细节。天亮后,马千户便大张旗鼓地率众离开了合江县城。
为了麻痹水匪的眼线,他们还将‘抄家所获’装了五条歪屁股船,摆足了满载而归、回家过年的架势。
实际上,那五条船上装的是,卢知县暗中调拨给他们的盔甲、盾牌等正规军使用的防护装备……
队伍水陆并进,沿河南下了二十里,便趁夜色渡过赤水河,进入了长江下游的茫茫群山中。
山路崎岖难行,各种危险层出不穷,不过山民们就是这样从二郎滩走出来的。而且这时节还没有蚊虫瘴气……
唯一的麻烦是,马千户要求昼伏夜行,以尽可能隐藏行踪。好在时间宽裕,每晚只需走二十里山路,消耗不大。白日找个林子睡一天,体力就补回来了。
于是,四百余人就这样白天睡觉,晚上行军,廿五这天来到了下游一个叫羊石坝的地方。长江河道在合江县呈ㄩ字形。上白沙在ㄩ字的左上角,羊石坝在ㄩ字的右上角。
老爷子选定这里渡江,一来远离水匪的势力范围,不会被其桩脚眼线发现;二来这里水流缓慢,沙洲密布,渡江的难度也最小。
而那五条歪屁股船,早就在沙洲的芦苇荡中久候了。
不过大部队并没有马上渡江,而是在沙洲上进行休整。因为这里跟上白沙之间,虽然行船要走七十里,但直线距离只有区区十里了!
这份毒辣精准,就是马千户一定要让老爷子来定策的原因。要不是他腿脚实在不利索了,马千户非得拉着他一起上战场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