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发誓,真没吃! (第1/2页)
真不是林浪想要装什么,单纯就是……他得证明自己有那个实力。
自己想要拿下天水鸭业并不是随口一说。
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市里,一个月流水能上千万的,都不会超过三十家。
至于赚千万的,林浪估计就四家。
一家叫做新合集团,国企,囊括的业务非常多,主营是地产,实际上涉及教育,医疗,农业,工业各方面,在全市拥有资产规模超过三百亿。
一家叫做百锐制药,也是新阳市第一大上市公司,目前市值三十多亿,年营收在十亿以上。
第三家就是星澜地产,哪怕今年没房子卖了,凭借着商业综合体租金,物流中心,物业费,一年也能有五六个亿的营收。
这部分营收的利润不低,属于旱涝保收的情况,一年净利润一亿多问题不大。
“林老弟说这话就太见外了哈,都说是送的了,咱们现在去过户吧。”
贺强对于整件事,还需要认真考量一下,不过林浪说的这些,已经给他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这件事了。
他以前虽然也想过并购掉天水鸭业,但根本没有林浪规划的这么完整,他只想偷偷摸摸的从二级市场拿到足够的份额,然后再发难。
可那样做,首先难度大不说,整体来说就特么是违规操作。
毕竟算是一致行动人,不可能拿到30%的筹码了还不举牌。
一旦举牌,别人大概率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他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如何去应对。
而经过林浪这么一梳理,他一下子变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局势。
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被串联在了一块。
他可以先砸盘,撬动恐慌盘,同时找人帮忙代持一部分天水鸭业的股票。
等代持那边拿到了足够的筹码后,自己这边就能拿筹码,一直拿到5%,然后触发举牌机制,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样一来,如果那些人不动,自己就继续增持,在没有太强的外部资金入局的情况下,股价不会被拉升多少。
一直不动,他就一直增持,一直到30%后发布要约收购。
如果最后他们想要阻止自己达到30%,就会拼命拉高股价,然后……自己就可以利用代持的筹码进行打压,一方面给自己套现,另一方面也能套住那些人的资金。
大不了就一直拖,反正大家都被套住了,谁也占不了便宜。
甚至他通过代持的份额,还能趁机大赚一笔,哪怕弥补不了自己的损失,至少账面亏损会小很多。
他知道私下代持运作是违法的,不过……只要做的隐蔽一点,这种事在全球都很常见。
说难听一点,按照合法的流程来走,天底下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并购案了,绝大部分并购案背后,都有灰色操作。
贺强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唯一担心的是,林浪那边要怎么拿到20%的投票权。
不过哪怕抛掉这一点,只用整个计划的前半部分,对他来说依旧足够犀利了,砸盘,代持吸筹,举牌……
哪怕不成功,他账面也会比现在好看很多,年底了对投资人好歹有一个交待。
“贺总,送的话,以后就不说了,车子既然都开过来了,肯定也不能让贺总再开回去,就按照市场价购买吧,咱们去大鱼传媒,然后签合同?”
林浪态度坚决。
贺强见状,赶忙说道:“林老弟,要不这样,车子先留给你开着,老哥我这次出来什么都没带,等以后有空了再签合同。”
“这样……也行……”
两人吃过饭后,回到了大鱼传媒。
林浪请贺强到了办公室里面。
大鱼传媒很小,但贺强根本无法忽视林浪的赚钱能力。
就凭林浪在天水鸭业上面的操作,以及两人刚刚吃饭时候聊的那些,哪怕不是他的,也代表他背后有人给他出主意。
专门给他出这样的主意,代表什么样的关系?
不是顶级的投资公司,很难制定出这么完善的计划。
“林老弟,你觉得老哥的典当行,跟现在的自媒体有没有能合作的地方?”
贺强决定找机会跟林浪合作合作,彻底弄清楚这家伙的实力。
反正并购不是一朝一夕的,整个过程至少得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弄清楚林浪的虚实,才决定他投入多大的力度。
典当行确实是偏向于传统行业一些,他一直觉得跟自媒体都不怎么搭。
林浪说道:“有啊,能合作的地方太多了。不过我还不清楚贺总那边的主要经营范围……”
“主要就是优质资产的运作,比如房产,汽车,黄金,也给人提供一些资金搭桥……”
“那能做的可就太多了,正好公司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精通汽车的验车,定价相关的专业人士……贺总公司应该有不少吧?”
“那是当然,全市二手车行业最厉害的人,就在老哥我的公司,而且我在天水县就有一家店,那边就有……林老弟有兴趣,咱们过去看看?”
典当行现在最火的业务就是房产跟汽车相关的,他这边收车验车的团队足足有二十多个人。
“没问题,走。”
十几分钟后,林浪就看见了那个新诚典当的门头。
位置很一般,店面也不大。
林浪以前压根就不知道县城有这么一家。
不过业务肯定是全覆盖的。
“林老弟,这边主要是做业务,收的车子,基本都运到市区去了,我在市区那边专门租了一个烂尾的城市广场地下室,整整两层,停放了几百辆车。”
他们这边不仅做抵押,还做买断。
抵押的好说,就跟借钱一样,每年给多少利息,把车子房子抵押在公司,等什么时候还清了,就把车子房子还给对方。
买断的一般是针对那些没办法去银行做的,往往都是性价比极高的东西。
毕竟能找到他们做买断的,基本都是跟银行没有合作的机会,自己这边肯定要压压价格。
前些年,银行在这方面的业务还不全面的时候,典当行生意很好。
近几年有点不行了,银行抢走了传统典当行的一部分业务,他们赚钱越来越难。
14年之后,他的主要重心,就放在了新诚资本上面。
林浪在看了一圈之后,说道:“贺总,我觉得咱们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这样吧,过几天我去一趟市里,到时候我给您这边量身定制一个方案,您那边找一个适合在镜头面前出面的人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