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上报价格 (第1/2页)
面对第一届的广交会,江成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而这一个月内,他要把皮卡给造出来,皮卡算是轿车和货车的结合了。
这去参加广交会,不光要上报参展的产品,还要给上面报价格。也就是给于初步定价,这定价是按照国际价格来走的。
所以出售价格对照不了国内的货币,如果按照国内货币汇率来算,五千块左右就能进口一辆轿车了。
但是人家不一定认可你的货币汇率,在国际上都是这样,觉得你国家的钱不值钱,就少量持有点,维持一些普通交易就可以。甚至在交易的时候就指定某些国家的货币结算。
国内现在的汇率是两块五兑换一美刀,而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出售的轿车,比如福特和雪佛兰价格都在一千八美刀左右,奔驰豪华车能卖到八千左右美刀。
而中国去卖汽车,首先汽车玻璃都是进口的。一套玻璃就要几百,其他的东西,就算钢材便宜也得进口。
中国被西方封锁不代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所以你卖的东西不能贵,但成本又降不下来。
另外就是不管你把自己的产品夸赞的如何好,人家知道我们国家工业落后,才刚会造一年不到的汽车,你这价格还不能对标人家西方国家的汽车。
皮卡分很多车型的,奔驰都有皮卡车。江成打算就造那种普通版的皮卡,后世经常能看到电力公司抢修电力的那种。
在九十年代,很多香江电影里,卖鱼的商店里也是用皮卡车去拉鱼的。
反正江成最后预估了一下成本,一辆皮卡到汽车厂这里生产出来,差不多要四千块左右。
但皮卡车卖也只能可能卖一千六左右的美刀,换算一下也就是四千来块钱。这样的话,汽车厂可能不挣钱,但四千块的成本中包含产业链的利润。
可产业链上那些工厂的利润也是很低的,他们又不光是依靠汽车厂挣钱。
四千多块成本,这还不包含运输成本在内。而且江成还跟发动机厂改良了很多结构,让发动机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否则成本还要高。
但这生意哪怕不挣钱,汽车厂也得去做呀。如果能卖的出去,也算是中国的汽车第一次在国外亮相了。
只要采购的这些国家觉得车子用的不错,性能和质量好,以后是可以涨价的。
而且站在国家的角度,昌城汽车厂真要能把车子卖出去,哪怕是稍许的亏本那都是值得卖的。
这次广交会的目的是挣外汇,成本五千的东西能两千美刀卖出去。看上去没利润,但国内的货币换成了美刀。
国内的货币汇率是两块五,但人家要是不想要我们的货币,你出三块五也买不到一美刀的东西。
工业产品利润大,苏联不怕我们欠账,因为他们不要我们的货币来还账,他们要的是农产品和矿产原材料。
越是基础的东西在国际上越是硬通货,货币要是买不到东西,用东西交换各取所需基本上是在所有国家都行的通的。
江成只要卖的价格不低于进口的一些零配件加原材料的价格,稍微加一点附加值能把车卖出去,就能获得国家很大的支持。
一千六一辆皮卡,八百到一千块一辆手扶运输拖拉机。
悍马吉普车就不能完全按照白菜价格出售了,虽然吉普车的车身技术含量还不如轿车,但江成感觉多少要挣点造型设计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