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83章 别闹~

第583章 别闹~

第583章 别闹~ (第1/2页)
  
  ~
  
  也正是在汉家——尤其是刘荣这般‘如临大敌’式的防备下,高阙之战的过程中,河套才没有生出乱子。
  
  而在高阙之战过后,河套地区的稳定,才能算做是真正落了地。
  
  ——河套,已经不再是随时可能面临匈奴兵峰,随时成为战场的前线了。
  
  曾经由匈奴人掌控,作为幕南地区南方门户的高阙,如今成了汉家进可攻略幕南,退可保河套不失的北方门户。
  
  有了高阙作为隔断,河套地区的反骨仔们再怎么抱有侥幸心理,也不得不冷静下来,好好考虑清楚了。
  
  还是那句话;
  
  高阙,几乎是无法凭借人力,从外部强攻下来的。
  
  汉家得以打赢高阙之战,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其中还不乏相当程度的运气因素。
  
  能从匈奴人手中,几乎不付出太大代价便夺取高阙,既是汉家的军事壮举,也同样堪称一场奇迹!
  
  而奇迹,之所以被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原本不可能发生,最终却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生了、成为了既定的现实。
  
  但这样的奇迹,很难再发生第二次。
  
  如果说,汉家能夺取高阙,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运气爆棚外加国运庇佑,才促成这一奇迹的话;
  
  那短时间内,在汉家不迅速堕落、腐朽的前提下,匈奴人想要重新夺回高阙,就不是梦想,而是幻想了。
  
  如此一来,对于河套地区的游牧部族而言,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高阙,不可能再被单于庭夺回去了。
  
  至少三五十年内,不需要把‘单于庭夺回高阙’这一事件,当做有概率发生的事来考虑。
  
  既然高阙为汉人所掌控,且基本不可能再度易手,那汉人对河套地区的掌控,就已经是事实上固若金汤了。
  
  因为河套南部、东部,都是汉人的地界;
  
  北部,原本是匈奴幕南地区的南门户高阙,如今成了汉属河套地区的北门户;
  
  等于说是河套的东、南、北三侧,都被汉人给包了个严严实实。
  
  唯独剩下个西部的河西——别说是对河套地区产生威胁,动摇汉人对河套的通知了,如今已然是自身难保,只能祈祷汉人别急着从河套西出,根本不敢再在河套地区动心思。
  
  简而言之:本就从东、南两侧钳制河套,并通过武力占据河套的汉人,又在高阙之战后,锁住了河套北部。
  
  未来两三年——最多不超过五年内,河西也将和河套一样,成为汉人口中的又一块‘新服之地’。
  
  在这个进程中,匈奴单于庭唯一能做出,且已经付诸行动的举措,便是把从北侧把高阙堵死,竭尽所能的把汉人挡在高阙,不允许汉人踏足幕南地区。
  
  与此同时,将战略重心西移,试图通过拉长战线、拉长汉人的后勤补给线,来耗汉人的国力。
  
  用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来说,便是用空间换时间。
  
  只是哪怕这一举措,对于匈奴单于庭而言,也依旧不是多么高明、睿智的方法,而是最后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
  
  ——一时间换空间,前提是你能撑很久,对方撑不下去;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强,对方会越来越弱。
  
  而现如今,汉匈双方之间,谁才是更不怕拖,更不急于决战的那一方?
  
  乍一看,好像是后勤补给成本更高、压力更大,且越往外打,就越吃力地汉家。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国力的发展、积累,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明进程等方方面面来看,无疑都是汉家,才是更不怕打持久战的那一方。
  
  ——游牧之民打持久战,能打出个什么名堂?
  
  有汉以来五十年,匈奴人在这个位面,做严格意义上的蓝星霸主,做了足足五十多年!
  
  结果可倒好——称霸蓝星五十年,匈奴人愣是连数数字都没学会!
  
  就连统计牛羊牧畜、计算畜牧群个体数量增长或降低这种最基本、最基础的人类文明技能,匈奴人都没能学会;
  
  还是到了吕太后年间,汉家在和匈奴人和亲的过程中,不小心送了一个读过书的太监:中行说陪嫁去了草原,这才让匈奴人捡了便宜,学会了数牛羊,算盈亏。
  
  就这么一个处于‘准人’阶段的游牧文明,再给他个三五十年,他又能怎样?
  
  怕是要不了三五十年,就要被草原的‘八十年游牧政权周期律’给淘汰……
  
  事实上,在‘开国之君’冒顿单于打下江山,并确立匈奴人草原霸主的地位之后,在第二代帝王:老上稽粥单于在位期间,匈奴人便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期,以及唯一一次文明进阶机会。
  
  不同于其他严重偏科,满脑子打打杀杀,以丛林法则杀出来的游牧君主——老上稽粥单于,清楚地认识到了华夏农耕文明的优越性,以及草原游牧文明的缺陷。
  
  与此同时,老上单于无比清楚的认识到:农耕文明的厉害之处,便在于综合国力的积累速度与难度。
  
  ——为了摆脱贫困和羸弱,华夏农耕文明甚至不需要主动去做什么!
  
  只需要‘什么都不做’,或者说是少折腾,就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年复一年的种地,华夏农耕文明就能迅速摆脱虚弱期,并水到渠成的强大起来。
  
  反观草原游牧之民,生活在物资贫瘠的草原,和天争,和地争,和人争;
  
  争来争去,物资总量就摆在那里,人口上限也同样摆在那里,根本就没有太高的发展上限。
  
  只可惜,老上单于虽然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却并没能在有生之年,找到真正的破局之法。
  
  ——放弃游牧文明的根,转投农耕文明的怀抱,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老上单于在内的一众游牧贵族,以及草原旧秩序的利益;
  
  对匈奴单于庭掌控下的草原秩序,进行系统性的改造,则绝非一日之功,甚至都不是连续一两位匈奴单于所能完成。
  
  最终,万般无奈之下,老上单于只能选择自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是唯一有机会的解决方式。
  
  ——覆灭汉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